春之误

作者: 梦想成真_ca08 | 来源:发表于2019-05-08 20:48 被阅读0次

王正贤/文

絮文取名《春之误》,盖因杨志化校长撰一佳文《春之悟》。文章读来意味深长,个中词句亦不乏清新隽永。度其为人痴厚,念其做文亦刚,皆由灵窍因春而发,才致偶然冒撞其题,遂将拙作改为《春之误》。误者,聊作误会一场,望大家海涵,此其一;亦自知才思不及,境界不达,拙作晚成一步,误时也,今作缓状追随,望乞指教,此其二。——题外话
清明时分,朗朗气清,皎皎地明。适逢小假,蜗居斗室,约上三人在苦思冥想,机关算尽中摸打几圈麻将,或许也是风景无限。可这样倒有误了大好春光馈赠之嫌。舍去无聊的心境,驱车与家人外出一游,于情于景,当然是一件难得的乐事。
风景里毕竟有山水亭台,花草虫鱼;高远与低浅,空旷与狭隘;波平如镜与飞瀑流潭;烟花照树影和浅草没马蹄;或一马平川的草原上远观坐骑散风,或清冷幽深的涧壑里目睹鱼影布石。总之,凡心到处皆风景。当然也可以徒步郊外,在洒满麦香的田间小道上,肆吻春风,或静坐于树下,听雏鸟嘤嘤成韵。更有爱钓者擎一钓杆,于风和日丽中钓杨柳依依,亦可在斜风细雨里钓孤舟蓑衣。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干嘛非要到险远处求名胜仙景却误了身边的风光,怪谁呢? 春之误
遥想大二时,遍布省内地市的同学用方言讲家乡的风物,总觉得人家的家乡恰似天堂。记得有一个家居山区的学友,说他家乡的山有多高,小时在山上放牛羊是多么难以述说。他说的眉飞色舞,我们听得如痴如醉,想入非非。平原上土生土长的我才知道山里居然这么好玩。说完后他还故意抬起他那长腿,说山区的路不好,但能练腿功。可不,那时我们练晨跑,能和他并肩跑到最后的没几个。有一次趁着春天,他们几个终于去了山区一趟,我没去,不知道他们是否看了满山坡的牛羊?是否在密林间与溪水嬉戏?但回来时却见抓到的一只蚂蟥,和他们几个一身的疲惫。我依稀有种庆幸,虽然误了此程,却体会生活在平原自有独特的好处,只是身处其中却不知误了多少罢了。

偶见点红南篱下,却有烟村数十家。

纵无奇峰突兀起,只面平川亦繁华。

大学最后一年的春天,我们相约去了趟泰山。没过中天门之前,觉得泰山很是一般,山路回环处有几个名人题字和风光掌故,只感到作为文化名山,名副其实而已。想想也是,20几岁的一帮人行于树高坡缓的山路上,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如此攀爬名山,真对不住这方华年,只觉得要误了这整个春天。

但这种想法过了中天门便改变了。陡峭的台阶像飘带似的从南天门直垂下来。远望半山腰台阶上的人,如上树求食之蚁蝼,缓缓蠕动着。仲春的天空静美得出奇,我们顿时兴致勃发,前呼后拥的也如蚂蚁上树。只是我们跑的快一些,惹得路人无不侧目。总是有人为年轻的攀登者呐喊助威,那种被羡慕的感觉真好。抛弃学生身份和顾虑,只有一群年轻的攀登者。靠这种感觉,我们一股劲上到玉皇顶。漫步于天街,时值夜晚,寒风中,似乎并没有出现郭沫若笔下那美丽的街市,凡有灯亮的地方,便堆着几件军绿大衣和矿泉水。缥缈的空中,仍需有衣食的承载,高处不胜寒倒是真实的存在。此时,无论多么刚强的体魄,在大自然面前是那样不堪一击。便将自己的青春躯体,硬是塞在租来的军大衣里,在山顶录像厅中裹了大半夜。拂晓时分,沉睡的我被老板狠狠的推醒,人影幢幢中终于看到泰山日出了。
用强健的体能辗转数十里山路,仅仅看了看小学课本中传说的泰山日出。想想一路行来,那十八盘的险峻,下山游客的鼓励,漫山遍野的花草,远处连绵不绝的群峰,何尝不是一种另类风景呢?只是我们早已被攀登的快感冲击的七零八落,遗落的一干二净。年轻的我们在那个春天误过的何止是这些?
攀爬的冲动,总和年龄成反比。而游园的欲望随年岁渐长与日俱增。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孔圣人也在适当时候奉迎着人们,让人往往对号入座,觉得自己就是智者或仁者。所以总有人硬是鼓着性子,在春天里去爬一爬山。那里兴许还能见到一汪碧绿,可能谈不上喜欢,但也应着景儿感到自己的确沾了智慧与仁爱的光亮,足够高兴一阵子。此处为一家之言,切莫耿耿于怀。
可是游过园以后,的确发现园中景色依然万千,群芳毕现,也不必担心攀爬带来的诸多不便。和家人一同游山逛水了几次,加上自己的以往经历,更期待在仲春季节漫步于园中,想来更有别样意味。
于是在前几天游了中原绿色庄园。园不太大,但里面茂林修竹,小桥流水,时而树木参天,夹道阴凉,时而芳草萋萋,柳暗花明。 虽无高山之狂野,却有平原之灵性,道路平坦,曲径通幽,儿子,女儿,妻子,我一家四口置身于其中,好不惬意。 春之误
儿子不走大路,觉得小径多少有些故事,乐于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只将我们留置在视野之内;女儿慢条斯理,踽踽独行,只看她喜欢的东西;妻子却热衷于察颜观色(此处和“察言观色”概念不同),左顾右盼,眼睛只捕捉艳丽的色彩;而我则归于且行且思,胜景独揽。
天马行空,往往忽于春光,似昨时,我登临泰山,舍本而逐末;踽踽而行,常常止于偏安,象那时我戏耍于大学,负了年华;左顾右盼,屡屡乱与分寸,如刚工作时不知所措,难分主次;胜景独揽者,每每让人嗤之以鼻,落人于笑柄,究其原因,过于境随心生。
若非美景犹在眼前,这场误会该有多深呢?谁也说不清,谁能说清呢?
“世上哪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在数年前就感叹:哪有两全其美的风景呢?
“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还是陆放翁更直白:既然误了,那就莫再提了。

                                                2019年5月7日

春之误

相关文章

  • 春之误

    王正贤/文 絮文取名《春之误》,盖因杨志化校长撰一佳文《春之悟》。文章读来意味深长,个中词句亦不乏清新隽永。度其为...

  • 祁门之误

    2019年11月22日 曾国藩善于反思、反省,善于像他的老祖宗曾子说的那样“吾日三省吾身”,善于并敢于直面自己的...

  • 名之误

    比如牙刷,洗衣粉等

  • 耄耋之误

    吃饭时无聊,刷手机,然后发现被陈果老师的耄耋之误霸屏。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文章很精彩,评论占半山!观点无非如下:一...

  • 独大之误

    人不可独大。思想也不可独大。 当对手林立之刻,才会如履薄冰,才会步步提高;方百家争鸣之时,才有火花...

  • 交际之误

    人与人之交际,懂得进退有度,擅虚与委蛇的,自是个中高手。个性真诚的人,实在人,老实人,尤其中了“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史之误会

    今天读了好多的古文,唐以前书为多数,特别是汉时的风俗通义,感觉今天的我们真的丢掉了好多的知识,对于什么是风俗,我们...

  • 文创之误

    策划过度,眼下文创行业通病。 迷恋点子,主意,概念,非导致陷入困境不可。点子到项目、产品,有很远的距离。一句话,可...

  • 言多之误

    言多必移,言多必酒;言多必罢,言多必歧;言多必流,言多必武;言多必似,言多必散;言多必贰,言多必失。

  • 宝黛之误会

    文/湘女梅子 1:多愁善感的林妹妹(黛玉) 话说头晚,黛玉被晴雯拒之门外,觉得一肚子委屈。这不今天一大早,天微微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之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qu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