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建平:《智慧还在,用处变了》
人以拥有智慧为骄傲,人不但用智慧改变世界,人的智慧的大部份用于对待人自己。智者通常是指生活专家,是精通生活利益所在的高人,是把控人际矛盾冲突的能手。智慧者往往是胜利者,智慧是人战胜自然,或战胜他人的工具或武器。智慧本身没有指向目的,智慧的价值在于支配它的动机与目的。
当智慧归于产生它的人,当智慧归于它的本来目的,智慧其实只有一个简单而明确的意义:服务于人的感知存在。智慧不再用于制造胜利与失败,不再用于区分人间差别,人的智慧不再他用,当人的智慧服从于存在目的,智慧的能量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感知新纪元到来,智慧最大的实用是:创造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将人的智慧进行数字化处理和运用,这才是人与机器的结合点。人工智能的意义不是机器超人的运算能力,更不是机器产生出自主思维,是机器执行和扩展了人的智慧能力,并服务于人赋予的任务和目的。
智慧的用处变了,它放弃了原有的竞争性、对抗性、计谋性、教化性、隐蔽性、独有性以及权宜性,智慧变成了服务性、创造性、认识性、公开性、共有性以及实用性。人类存在理念的变革导致了智慧的必须转型。智慧不再是人类竞争生存的必备优势而转为人类感知存在的服务工具,这意味着智慧的目的和意义变了,智慧不再针对人,智慧只用于服务人。
人们用智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创造愉悦的感知生活。不再算计人,只用于利益人。智慧的运行领域和运行方式大为改变,智慧的运算能力由机器大幅度加强,电脑运算数倍扩展人的智慧能力,使人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无所不及,这种神通广大的智能是人们进行愉悦的感知生活的强大保证,是人生成智慧的愿望和结果。
智慧生活也就是理性的生活,人实现了智慧地存在,智慧服务于人的方方面面,面面俱到的人工智能是智慧实用性的具体体现,人彻底告别了不智的生存时代,完完全全地走进了智慧的感知时代。担忧人工智能对人的危险性攻击是多余的,因为没有对抗性、竞争性的智慧逻辑作根据,人工智能不可能生成其他的理念,即便有意外事件,那也只是机器故障,没有必然性。智慧一旦改变了目的性,敌意就永远不会再生成了,因为再也没有生成的理由。
《天堂还在,位置变了》
天堂在哪里?天堂在不知不觉中来临,身在天堂中的人不会惊喜、不会诧异、更不会少见多怪地庆幸自己,因为天堂中的生活是本来的状态,是理所当然的,是必然的存在。天堂中的人不崇拜天堂,他们不把存在的环境作天堂,更不会幻想有别的天堂。
向往天堂的人一定不在天堂,赞美仙子的人也一定不是仙子。天堂是人对于存在状态的美好想象,也是人梦寐以求到达的胜境。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悖论:天堂只容仙子们居住,非仙子岂能留居天堂?人的天堂之梦只像是一个笑话,但让人们穷尽想象的天堂却真实存在。在人们能够想象的一切都实现的状态下,天堂其实就存在了。
天堂的位置变了,天堂就在现在,天堂就是现实。天堂的公民不是竞争获胜的生命体,天堂的公民是感知者,感知的规则与逻辑是构成天堂的基础,不要以生存的理念与逻辑模式来猜想天堂社会,天堂社会不会有任何生命间的矛盾和冲突发生,因为感知社会消除了一切竞争冲突的理由,天堂只为营造共同的感知而构建,所以,没有任何其他的可能,天堂只能是感知的天堂。
感知天堂的公民只能是感知者,感知者们在天堂创造共同的感知。因为共同的需要,一切都是如愿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是和谐的、一切都是愉悦的。共同是天堂的属性,共同是天堂存在的理由,共同是天堂的本质。人们在共同的感知中连成一体,分享感知、共享感知、彼此互为感知,这就是天堂的社会基础。人的智能可以创造出天堂的一切,没有什么不可以做到,没有什么不可以实现,实施的关键是理由:共同感知就是天堂存在的根本理由。
理想的天堂只能是自建的,指望其他地方有个天堂只是妄想与笑谈。那些神话中的天堂都与人无关,人建立天堂从自己开始,从存在理念开始,从人的本质改变开始,从人与人的关系开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结构与环境建设等问题都不难解决,最难的是:人是什么?人本质的转型和人怎么转型?人一旦跨越这道观念的鸿沟,实现天堂梦想就只剩下技术问题。
人们发现理想就是现实的时候,才发现,我们一直误解了天堂的所在:天堂就是我们竟然实现了愿望的一切,天堂世界本就是人们最早的初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