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金融经典《投资银行:估值、杠杆收购、兼并与收购》,引发了自己太多的思考。联系到学生时代读过的一些经济金融方面的书籍,感觉内心装下了太多零碎的知识。今天刚好看了一篇文章,推崇“大道至简”,认为所有复杂的东西必有其最初的淳朴,很多时候,我们要抛去表面的繁杂,从最开始的本质开始。
深以为然。
道家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论万物如何复杂,总归是“道”这个源头衍生而来。
金融最关注的是如何赚钱,所以取了如上一个“恶趣味”的名字,当然,自己的思考是最重要的。
前面是本文由来的序,以下进入正文。
1
金融那么繁杂的理论,一言以蔽之,也就是赚钱。而对于如何赚钱,我觉得如下这个公式非常重要:
(P-P0)/P0
首先讲分子。分子很简单,盈利等于收入减成本。也就是投入P0的资本,获得了P的收入,他们的差值即是所赚的钱。
这就是"大道至简”,从这个角度出发,赚钱就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了。
那就是用很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入。
然而收入可以当做一个外生变量,成本却往往是一个内生变量,也就是你口袋里有多少钱一般而言可以当做一个定数。
由此我们可以引入一个相对的概念,那就是利润率。
利润率可以将不同的成本的盈利状况拉回统一的标准进行比较。用一万元赚两元,跟用一块钱赚一块钱,盈利能力是不一样的。
2
上式中暂时可以认为P0是一个定值,我们关心的变量仅仅只有一个P。并且P是一个不确定的量,也是一个预期的量。
这个事实是金融最关键的特征,没有之一。
可以说,整个金融最让人抓狂而又不得不面对的就是两个字——预期。
当然,预期也是有一些基本道理的,预期也要讲基本法嘛。
讲到这里,赚钱的实现方法就变成了研究个P了。
3
P的研究涉及到金融学太多的东西,于是,根据大道至简的思路,又可以把它进行分解成如下公式(自创的,其他地方找不到):
P=B*l*s
这个公式等号右边的三个字母分别表示为:B指Basic,l指liquidity,s指sentiment,中文分别为:基本面、流动性、市场情绪。
这样,这个很难搞的P就被分成了三个因素。B用大写字母的用意是指这是估值的基础,这是对于经典的金融范式而言。(大神索罗斯投来轻蔑的眼光,认为s该用大写,当然这是后话,本文先按照经典的来谈,然后再来修修补补。)
4
首先是基本面B,基本面是研究P的中心工作。一个公司好不好,一个资产值不值,跟他们本身肯定是最有关系的。用公司估值来举例分析。
基本面一般分为两部分理解。第一是微观层面,那就是公司的基本状况,公司的业绩怎么样,管理团队怎么样,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第二是宏观层面的基本面,那就是国家政策怎么样,公司所在行业发展怎么样,所谓“人(公司)的一生(成功)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奋斗,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微观层面要分析的东西很多了,通常采用两种分析方式:相对法和绝对法。
相对法是一种归纳的思维方式,通俗来讲,就是根据相关经验,来确定基本面的情况。
比如这家公司的同行市盈率为10倍,如果同行的很多状况都与待分析公司相近,根据简单的逻辑推理(其实背后是市场有效假定中的无风险套利理论),也可以粗暴地预期这家公司市盈率也应该趋向于10倍。这是站在同行角度的相对法,相对法还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市场经验等角度展开。
绝对法就非常炫酷。它是一种演绎法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从这个公司本身出发,通过某种方式预期它的价值。
某种方式就包含了现金流折现模型,把预期每一个时间周期的净利润折现到当期的价值后相加。这好像有点绕口,通俗讲,就是明年赚的5块钱在今年值多少钱,这里面涉及到机会成本的概念。
宏观层面上的预测就相当宏观了(这很废话),它不像微观层面有一堆数学模型可供参考,这一部分基本靠拍脑袋(当然所有的预期都是依靠拍脑袋)。
5
讲完了最重要的B,接下来就是l了,l其实是最好理解,但却容易忽视的。
流动性说直白就是市面上的”钱“,这个钱不仅是我们眼中红通通的毛爷爷,而且还有更深层次的涵义,那就是信用。
追根溯源,流动性可以表示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即
l=F*c
F是实实在在的“钱”,c是货币乘数,它与信用扩张有关。
假如中央银行给出的货币是1元钱,存款准备金率为20%,也就是商业银行每贷出一块钱就要留两毛钱压箱底,那市面上的流动性可以表达为一个无穷级数:
l=1+1*0.8+1*0.8^2+1*0.8^3+……
妥妥的等比数列求和,l=1/0.2=5,即货币乘数是准备金率的倒数。
流动性为何重要,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就能解释了。单价等于总价除以数量。
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总价越高,单价越高。在一个经济体中,总价可以近似认为是流动性,单价可以认为是资产的价格。于是,流动性增大了,资产的价格必然上升。资产的价格微观上取决于市场的供需关系(稀缺性),从宏观层面,唯一地决定于流动性。
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因素有很多,这里面涉及到货币供应的很多理论,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有利率水平、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国际金融环境等。
6
市场情绪是一个很难的话题。
大神索罗斯在其经典著作《金融炼金术》中提出了重要的反身性理论,索神认为,市场有效假说不足以解释在金融领域发生的一些问题,光靠修补这种传统范式来取得理论的平衡是不合理的,反而是让理论偏离实际越来越远。索神反对认为未来的结果完全是预期的反馈的观点,认为
首发于我的个人公众号:点点不科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