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一直在思考如何改变年终总结习惯,从以往除了让自己自豪或懊恼,但缺乏意义的数字盘点转向有思考有计划有回顾的年度总结和来年纲领。想来想去,不如先提笔写字。
时间
首先,我希望以后重读这篇文章,脑海里出现的是自己鲜活的人生。
一月,孕晚期的我依旧坚持着每天万步行,周末带上妈妈和王先森一起在去莫愁湖,逛瞻园。最开心的事是通过一年的苦练,终于在所有能称为我家的地方,以及我的办公室里,都贴上了自己亲手写的春联。孕晚期睡眠不好,每天腰酸背痛的,则是我最大的苦恼。现在想想,当时真是幸福。
二月,小如意如约而至,从此我多了一个弱点,也多了一副盔甲。初为人母,还不适应夜里起床照顾宝宝的生活,但还好有月嫂帮忙。
三月,月嫂离开,如意湿疹爆发,吐奶严重,每晚看着妈妈那么辛苦帮我哄娃睡觉,好内疚。爸爸来南京半个月后因为奶奶查出淋巴瘤,又匆匆回乡。在照顾宝宝和奶奶病情的双重夹击下,曾经一度产后抑郁。
四月,焦急等待奶奶确诊情况,通过微信跟主治医师联系,并着手了解赴印度购买靶向药的事。
五月,妈妈回家照顾奶奶,我带着如意跟婆婆回连云港生活。期间联系印度阿波罗药房,联系德里地陪,策划了姑丈赴印买药之行。最终的结果是奶奶药费只需国内药费的三成,成功说服奶奶做化疗。同时,注意到健康的重要性,开始在keep上规律练习。
六月,尝试给如意换深度水解奶粉治疗过敏,遭到娃的强烈抗议,遂放弃。
七月,买了小区附近健身房的月卡,每天中午放倒娃后一点多顶着烈日出门游泳,日子辛苦但踏实。
八月,如意加辅食,开始研究辅食制作。同时也开始为重返职场做准备。
九月,重返职场,成天忙于看产假期间公共平台上的新邮件和各种积材。
十月,不断摸索工作与带娃间的平衡问题,并拖家带口从江宁的大宅搬至新街口50平的蜗居里。
十一月,带娃回小南平,爷爷奶奶终于看到如意,时间虽短,但弥足珍贵。离家十年,最珍惜的还是和家人相处的时光。可惜返程途中如意感冒,并且延续了一个月,为照顾他,我也病倒。反复发烧还要独自照顾一个鼻塞咳嗽睡觉炒鸡不乖的小娃,这就是2017年最艰难的一天。
十二月,娃病好,工作上有突破,深深体会到什么叫触底反弹。天冷后,每天带着娃通勤两个小时也要坚持母乳喂养。
目标
2017年立的flag一个也没完成。

所以说,立flag就是用来打脸的吧。
首先是稳定输出育儿笔记。
在立下这个flag的时候其实我已经坚持写了九个月孕期日记,虽然不是天天写,但隔三差五跟宝宝聊聊妈妈今天的心情,写写做产检时发现宝宝的成长以及给他起名时的种种畅想和寄望,这些都已经成了习惯。但孩子出生后,亲子笔记却落下不少。全年算下来,正式发表的只有四篇,在日记本里写的平均一个月一篇。宝宝的成长已经过去快一年了,想想好多珍贵的时刻没有记录,但做母亲的应该是不会忘记的吧。
究其原因,我想,一方面之前养成的习惯是在每天下班前半小时写写记记,产假开始后时间被打乱,不仅是育儿笔记,自己的手帐也受到影响,上班后又因为哺乳假每天多休两个小时,为了不影响工作,上班期间基本没有时间忙私事。另一方面就是虽然妈妈或婆婆一直都在帮忙,但我总希望多陪伴孩子,一直以来都是家里的带娃绝对主力,有时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了,自己也腰酸背疼倒下抱手机,刷刷朋友圈看看母婴群再买买婴儿用品,娃又醒了。
至于对未来的影响与导向以及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我想这五个目标的问题有一致性,还是最后说吧。
第二是学做三十道菜并上传菜谱。
一直以来我对厨房都有着极大的兴趣,王公馆的厨房近30平,各种厨具一应俱全,不做点什么总觉得对不起它。其实这个目标是最接近实现的吧,今年虽然没有研究大人的新菜式,就做了法式羊排和韩国烤肉,但在辅食上还是下功夫的,做了番茄酱、芝麻酱、红薯条、午餐肉、小馄饨、面疙瘩、焦米汤,牛肉松和各种肉泥,给娃下厨房还是很幸福的。不过,菜谱上传豆果美食账户就差多了,只做了韩式烤肉和番茄酱的菜谱。
究其原因,现在不比从前,可以从容不迫地做菜,边做边拍还可以注重光线构图各种讲究。给娃做饭都是趁娃睡着或者到饭点了娃等着吃,于是动作迅速,自然也就没时间拍照。至于品种,这个要检讨,上班后就很少研究新菜式了,来来回回就是肉泥加鸡蛋黄加蔬菜,泡米糊或者面条。然后周末再给娃做一周的肉,买半周的素菜。娃开始长牙,咀嚼能力也得及时练起来了,写完总结给娃做饭去吧。
第三,读50本书,写25篇读书笔记
去年,我读了57本书,写过五篇读书笔记,原本想在2017年巩固提高,但结果竟然是只读了21本书,写两篇读书笔记。书还大多是育儿类,2017年真可谓是没有自己,最最无私的一年了。
原因依旧跟孩子的到来相关,但我不想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归因于孩子。孩子是诱因,反映出的是我平时时间管理、精力管理上的不足以及自制力的缺失。
第四,佳能6D的使用。
刚结婚时,我和王先森花了一个月薪水买了这台佳能6D,原本希望在蜜月期使用,结果因为娃的到来,一直闲置在家。年初订立目标时,我的初衷是多给娃拍照,顺便练习摄影,然而事与愿违,多给娃拍照做到了,手机里全是娃的相片视频,娃不到一岁就已经拍了七套艺术照,然而摄影技能却依旧战五渣。
沉不下心去研究相机是最大的原因吧。内心总有一种隐隐的畏难感,觉得单反好难好烦,现在用的手机摄像头也不错,于是在娃刚出生时还会拍上两张,后来就积灰了。每次妈妈和婆婆整理房间,每次带娃出去拍照,她们总要念叨几句。
第五,十五分钟职业妆。
手残加懒癌晚期,每天睡觉最大,至于化妆嘛,我会告诉你们我连防晒都不涂么。拍孕照的时候发现其实我画个淡妆看起来就能漂亮很多,于是就存了产假期间学化妆的想法,并且迅速买好了全套化妆品和化妆工具,然并卵。目前的情况是买了贝玲妃的眉卡,每天画眉。至于为什么是贝玲妃,因为他们家修一次眉能保持一个月,不用每天烦修眉的事,说来说去还是因为懒。
虽说世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可化妆这件事在我这里就是从来都没有priority。三十岁咯,内外兼修才是硬道理,到底还是要学的。一方面是懒,另一方面就是手残,跟素颜比起来,我更没信心顶着自己画出来的妆出门吧。错过了大学时期画成辉都能出门的学习时机,要不2018年从画眉和涂口红开始?
前面说到对未来的影响与导向以及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这五个目标是有共性的,现在就来说共性吧。
记得去年吴军在《硅谷来信》里说到他在谷歌做年度计划的时候提到他是不断回看自己的计划并适时调整校正,2017年,我虽然有回望自己在年初定立的计划,但除了核验进度,叹气泄气外,并没有做到调整与校正。其实回顾起来不难发现,有些计划对于初为人母,手忙脚乱的我来说根本就难以实现。2018年希望可以以季度为单位回望我的小目标们,及时发现不足,也及时根据年中的现实修正目标。
2018年还希望自己能像吴军那样做个笨人,做事一心一意。具体来说,就是陪娃和工作的时候远离手机,学习时间认真学,娱乐时间尽情玩,让每分每秒都活到淋漓。
自我开始工作起,父亲就因病在家休养,我显然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去年,孩子的出生,奶奶的癌症,都让我时不时喘不过气。远嫁南京,对娘家的亏欠总让我耿耿于怀。跟同事们打趣的时候曾以中年妇女自居,现在想想,自己可不就是上有老下有小了嘛。生活的担子很重,但还好我还是乐观的,还能挑得起,并坚信自己通过打怪升级,会越来越能轻松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也正是生活的难,逼着我不得不认真对待生活,努力工作,用心育儿,奋勇精进,工作后的我俨然比读书时刻苦许多。2018年,我依旧要做一个能把身边在乎的人通通照顾好的superlady。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