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国学和传统文化】——论执着

【国学和传统文化】——论执着

作者: 雨轩_大妈 | 来源:发表于2017-12-15 00:29 被阅读22次

  从章太炎本人思想发展的历程来看,“国学”作为内容当然是贯穿其一辈子的思想主题。从他入俞樾的诂经学社做学生起,直至临终那一刻,他坚持的就是“饭可以不吃,学不可以不讲”。

  执念是一个很优美的词。当执念成了怨念的时候,优美就变得很残酷,对别人的残酷,以至对自己的残酷。

  见过不少父母对子女的牵挂,见过不少老王家这样的相互伤害,见过不少邵凡这样的悲哀……我时常叹息,一缕执念,把美好的生活变成了一杯苦酒。

林黛玉的执念,造就了她多愁善感顾影自怜的病态;妻子盼夫归的执念,留下千古绝唱的望夫石故事;玛拉的执念,让她魂断蓝桥;还有多少寻亲者因执念,而无数年游走异乡……

人不能没有执念,执念是一种坚守。有坚守才会有所得。但人不能坚守执念,一成不变的坚守使人变成了执念的奴隶,难免酿成苦果。

“……参不透众生红尘望不穿一缕执念/惊扰那隔世孤影印记沧桑已渺远/天涯柔情寄相思一朝风月花无眠/许我一个回眸牵我一生情缘……寂然舒卷思绪如烟/素愁不散为爱执念”萌萌哒天团一曲《执念》,柔肠百转。

那一缕,美也是念,哀也是念。

一个很文雅的词,说白了其实就是认真、坚持、较真、认死理、钻牛角尖,从行为病态上来说叫做强迫症。执念是一个人做事的态度,是一个人处事的哲学,从这个层次上讲并没有什么问题。实际上,执念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但是什么东西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在某些场合和事情上执念就是认真、坚持,而在其他场合上则变成了认死理、钻牛角尖。

人,之所以称之为人我认为是在于社会的构建,没有社会也就没有人,就好似深山老林中的仙人or野人,独立于社会,超越于社会,实际上从行为上讲与动物无异。

社会,之所以称之为社会我认为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互助甚至于嫉妒、猜疑、迫害。没有了这些,社会就是一潭死水。而良好的交流、沟通、互助的建立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天,我在他身上体会到什么叫执念。他认为做事认真、坚持是成功的基础。

而他错了,如果你一个人在山野里生存,那么需要的是执念,因为你脱离了社会,没有人能帮助你,没人与你交流,不执念那只好等死。而处在社会中,自己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与他人的协助密不可分,在交流上执念那只有等死。

相关文章

  • 【国学和传统文化】——论执着

    从章太炎本人思想发展的历程来看,“国学”作为内容当然是贯穿其一辈子的思想主题。从他入俞樾的诂经学社做学生起,直至...

  • 11.21

    ❤️ 国学爱 爱国学 ❤️ 传统文化每日分享 ❤️《论语》十一.先进篇 【原文】 11.21 子曰:“论笃是与[1...

  • 万和宫之国学课堂

    万和宫之国学课堂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粹,是中...

  • 对国学与传统文化发展复兴的一点思索

    《太岁头上动土……》非常荣幸的被收入《简书》的国学和传统文化的专题,有感,对于国学和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中西哲学的...

  • 大国崛起,国学教育何为(一)什么是国学教育?价值何在?

    目前,开展国学教育仍然存在一些认识问题,主要包括如何厘清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和精华、如何合理理解国学和国学教育、如何认...

  • 讲规矩

    国学是传统文化。不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确实能让人从中受益。 但是,在我们身边,很多自我标榜的“国学大师”...

  • 传统文化密码:朱熹注解是否歪曲了孔孟思想?生活中的国学-3;20

    传统文化密码:朱熹注解是否歪曲了孔孟思想?生活中的国学-3 生活中的国学:孔孟思想和朱熹注解是一回事吗?传统文化密...

  • 努力学习做一名有仁德仁爱之心之人

    -----读《论语》后感 《论语》是一本经典的国学珍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北宋政治家赵普有云“半部《论...

  • 说说国学课

    一直喜欢国学,后来别人问起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有多少,我觉得自己迷糊了。国学和传统文化一样吗?不一样吗?我也...

  • 什么是国学

    现在社会流传的国学泛指传统文化。事实上,“囯学”与“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国学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部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学和传统文化】——论执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fr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