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前同事(私交不错的)给我打电话抱怨“老三样”(前夫、甲方和现丈夫),我本以为没有什么新内容了,正准备劝她睡个美容觉,忘记那些不必要的烦恼。结果却听到了令人震惊的事情!
起因是同事以前的刀口,需要去医院做二次处理,回来麻药的劲儿可能都没过,想要“大忙人”丈夫陪同。本身也是算好了双方休假的,本以为的顺利,却不过是个臆想。结果对方根本没有反应,还认为她在无理取闹,其间还补刀式的插入几句风凉话,比如:“哎呀,你做手术都没用我跟着去,二缝还用我?!”。
这件事本身如果放在陌生人身上到是没有什么,放在家人身上,则是让人浑身一冷。
本以为到此为止了,结果居然还有下文!
同事现在的这个丈夫,到最后也没跟去,留在家里,美其名曰,做顿好的等她回来补补。结果,本来在二楼学习的女儿(她自己的)和儿子(现丈夫和其前妻的)听闻此事,自告奋勇地,跟她去医院了!关键是两个大学还没毕业的小大人,居然知道她做完二次处理不能吃饭,在排队去处理前,让她吃上了热腾腾地一顿饭,简直优秀!对此,她大为不解,找我抱怨的同时,炫耀一下儿女们。
结合她以前的抱怨内容和她曾托我记录的内容,答案呼之欲出。
去年,有两次抱怨她丈夫的事情,是需要记录的,主要是她不想自己记着,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情。
事件一:儿子膝盖和手臂做手术,术后还没好利索,白痴丈夫和儿子打架!造成刀口轻微感染。多住院20天,天天喊疼,丈夫居然说是儿子矫情?!
事件二:女儿做盲肠手术,就来过两次,连儿子都不如!居然还认为是什么不需要静养的小伤?!多吃多补就行?!
嗯,再结合同事这次的事儿,可以肯定的是,她老公一定身体倍儿棒!绝对没进过医院!估计连感冒发烧都很少有。
将这个结论告知她后,“诶?好像是真的耶!”得到了这么句回答。
所以啊!你看得一样病的病人,症状还都不一样呢!何况连病都没得过的人!下次生病了,直接找女儿和儿子!毕竟他们俩熟悉流程和知道感受,至于那位“冷漠先生”等他生病了,你再酌情处置呗!
总结:永远不要和没实际感受过的人,说你深刻感受到的痛苦。尤其在疾病方面。
没有身受何来感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