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211写作Ⅰ有礼群婚姻育儿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
电影狗十三,谢谢你将重组家庭下的孩子拉到我们的眼前

电影狗十三,谢谢你将重组家庭下的孩子拉到我们的眼前

作者: FamilyLove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19:45 被阅读28次

《狗十三》电影被雪藏5年,在昨天(12.7日)全国上映,豆瓣上的评分都达到了8.5分,是一部难得的反映现实主义题材电影。

这里不得不夸赞,这是中国电影的进步,更是管控的进步,不然像《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等等这样体现人文主义现实好电影也不会出现在荧屏上。

image

摘自网络

回到这部电影,它将聚光打向了【重组家庭的孩子】这个群体,他们跟这部电影命运有些类似,都被雪藏下来好久好久,没有被人注视,他们的故事也不足以为外人道。

只是在一些咨询室里,这些长大孩子诉说着他们在重组家庭中故事,其中多是悲伤。

而这部电影将这个群体拉到大众的跟前,被审视与思考,这是进步,谢谢曹保平导演。

由于电影正在热播,不方便讨论。

所以借用一个现实中真实案例,希望可以我为这部分孩子发一下声音以及给到一些建议。

案例发生在我老家的邻居家里,我跟孩子有几次深入的交流。

image

摘自网络

一、我不明白为什么,求求你们告诉我?

姑且叫孩子小黄,他爸妈离婚的时候,他12岁。据他说,他其实根本不知道离婚的事情,是他阿婆(奶奶)告诉他的。

小黄在两岁左右,他爸妈就开始常年外打工,他是阿公阿婆在老家带大的。

他得知爸妈要离婚之后,跟其他孩子一样,努力的挽回过。于是打电话给爸妈,爸爸说是他妈妈要离婚,不关他的事情。而妈妈就说跟他爸爸过不下去,并让他以后听话,其他也没说什么。

他的爸妈离婚最终是在外面打工的时候决定,决定后就直接回到当地的民政局协议离婚,他妈妈都没有回家看一下他。这让他非常的耿耿于怀。

后面从阿婆的口中才得知,说他妈妈出轨了,看上一个有钱人。其实他是不想相信的,他不相信妈妈会这样抛弃自己。真相到底如何,我并不知道,但对于孩子来说他相信了什么真相才重要。

时隔多年后,他妈妈回来看他,他依然咆哮的问道【为什么要抛弃我,为什么连最后都不来看我一眼】。

image

摘自网络

八爷说:

在成年人关系破裂或者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有些人为了孩子去维持,有的人则很决绝的离开。

很多人觉得前者好,但实际上大量的数据已经证明了,糟糕的夫妻关系实际比离婚带给孩子的冲击大得多。糟糕的夫妻关系让家庭变成一个高紧张,高焦虑,高不确定性的环境,暴露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会带来大量自我损失,会带来很大问题,并在孩子成长的后期以及成年之后,逐渐显示出来。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轻松,安全的环境,最起码的是需要稳定。所以如果真的过不下去了,不要说为孩子。

离开其实是对你自己,也是对你孩子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对于后者,见到的情况又是另外一种极端—极力的否认,丑化,攻击离开的一半。姑且不谈论对于当事人影响,只谈对孩子的影响。

对于孩子来说,听到这样评价,其实对他攻击是很大的。因为在孩子的眼里,爸爸妈妈是一体的,他们都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如果你攻击否认离开的一半,孩子就会不认可否认自己的一部分。同样也将孩子拉入了成年的斗争中,孩子并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跟自己爸爸妈妈战斗啊。

image

摘自网络

在这种情况下,给到最好的建议就是

1、将离婚这件事与孩子分开,帮助孩子意识到一个真相:爸爸妈妈离婚是因为爸爸妈妈两个人不爱了,跟他无关,他无需为此负上什么责任。

离开并不是抛弃,在需要的时候,也会出现。

2、努力为孩子创在一个稳定养育环境,关系破裂会大概率带来养育环境的波动很大,比如收入突然减少,居无定所。

实际上在那些经历悲剧家庭中最后能健康成长的孩子,多数是因为在那之后拥有一个稳定养育环境,比如常见的就是爷爷奶奶,叔叔,舅舅家。

当这些亲人可以给到很好的情感支持,帮助孩子树立上面说的真相,孩子也会发展的健康的。

二、我只是在表演而已,不是真的接受你

一年以后,小黄的父亲结婚。无论基于什么样的理由,新来的妈妈也会告诉他,她会一视同仁,可是多少人能做到了。

安徒生童话【灰姑娘】里后妈形象太深入人心了,为什么,因为真实,因为人性。

随着新弟弟到来,其实小黄自己说是能感受到区别的,新妈妈明显更加偏爱弟弟。

这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说明下:不是说新妈妈真的有区别对待,而是对于孩子来说相信了一定会有偏爱,所以一点不公平就会觉得是偏爱,在心理学上叫做验证性偏差。

虽然对于施方自己不会觉得自己有偏见,但对于接收方则相信有偏差。

比如分苹果,给弟弟大的一半,给自己小的一半。或许在新妈妈眼里,大孩子让着小孩子(或者刚吃了什么东西),所以将大的给了弟弟,小的给了他。

但在他眼里,新妈妈就是不喜欢我,就是偏爱弟弟,所以给我小的。但他不会说出来,默默的记在心里。

image

摘自网络

八爷说:

对于很多重组家庭的孩子,对于继任的父母其实更多的是表演,而不是真的接受你。因为继任的父母在演戏,那么孩子陪着演呢。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跟孩子直说,我就是不喜欢你吗?我倒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好过嘴上一套背后一套,落得一个虚伪的名声。

真实永远比欺骗更好。

继任的父母可以真实的面对自己

如果你真的打心眼是要喜欢上这个孩子。那么那么做出一些真诚行动,真诚的话语,真诚的沟通,孩子一定会真的接受你的,唯一要求的保持耐心。

如果你不喜欢这个孩子,那么别做那些虚假的表演,孩子跟着你表演,你痛苦,孩子一样跟着痛苦。跟另外一半沟通好,也跟孩子沟通好,个管个的就行,也是最好的

三、请周围的人,不要来刺激我

小黄给我交流中,最为愤怒的部分就是身边的人,总喜欢拿有关他父母离婚,以及新妈妈话题来问他。

诸如,你妈妈怎么就离开你呢?你知道你爸妈为什么离婚?你现在想你妈妈了吗?你去见过你妈妈没有?

诸如,你新妈妈对你好吗?你新妈妈是不是更偏爱你弟弟?

以至于导致目前,小黄都不敢出来社交了,整天就自己待在屋子里。

image

摘自网络

八爷说:

这是社会需要进步的地方,好像并不包容,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自私

我们为满足猎奇,八卦,不顾【重组家庭孩子】的感受,肆意的侵犯别人情感边界。所以尊重别人是最起码底线,可惜现在很多人并没有。

如果人家怼回去,说人家玻璃心,说人家不识好歹,不是关心你,谁问你啊。

如果人家回答你,你又是各种上价值观各种指导,人家孩子自己难受无比,一次有一次撕开伤口给你看。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并不说我们就不去关心这些孩子,

而是我们要以尊重为前提,当孩子愿意讨论的时候,我们能做到不带评价的倾听,当不愿意说的时候,那就尊重就好。

全文结束,做一个简单总结。

狗十三是一部好电影,导演将【重组家庭的孩子】拉到了幕前,让我们得以关注与审视。

离婚时候,给孩子树立一个真相:离婚与他们无关,他们不需要为此负什么责任。

继任父母给到孩子最好的就是真诚,无论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周围的人给孩子一个尊重,并可以被倾听的空间。

后记

离婚越来越多,那么【重组家庭孩子】群体也会更多。

写这篇文章目的就是希望他们可以少受一点伤害,这点跟曹保平导演的初衷是一致。

再次感谢狗十三,谢谢你将阳光引向了这个需要被关注,支持的群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电影狗十三,谢谢你将重组家庭下的孩子拉到我们的眼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mk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