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的沟通中,我们有很多的实用场景,但主要分为以下4类:
第一类,微信沟通。即彼此加了微信,互为好友以后的沟通。
第二类,微信群沟通。即我们进入一个群以后与群友的沟通。
第三类,朋友圈互动沟通。即我们在朋友圈与好友互动留言的沟通。
第四类,线下沟通。即我们在线下与陌生人或与网友见面时的沟通。
那么在这四类沟通中,我们该如何获得朋友圈好友的信任呢?
其实无论是微信沟通、微信群沟通、朋友圈互动沟通,还是线下沟通,我们都需要用到心理学中的“共情效应”。
当一个人看到我们的微信,首先看到的是我们的微信名称、微信头像、微信签名和微信相册。很多人的微信头像是一些宠物、风景、花草树木,甚至是网络人物、漫画人物,这就会让想与你沟通的人不知道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假设我们想要跟一个人沟通,我们发现他的头像是一只猫,名字很奇怪并且没有签名,他的朋友圈都是各种各样的链接和广告,朋友圈也只对好友3天可见。这样,我们完全没办法判断他是怎样的一个人,那么你会对这个人产生信任感吗?
如果想让别人快速地信任你,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运用共情效应
共情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是指在与别人交流时,我们要有体验和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的能力。在与别人交往时,如果我们能够巧妙地运用共情效应,那么我们就可以轻松赢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
在与人交往时,我们要善于找到双方兴趣的共同点,后通过向对方展示,让对方意识到大家都拥有共同的爱好。这时,对方就会觉得你格外亲切,你们之间就很容易展开话题。无形中,双方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比如,在聊天的过程中发现我们都是有孩子的妈妈,并且都喜欢旅行,都喜欢买漂亮的衣服,更巧的是我们居然还是老乡,那么我们就会越聊越投机,感觉相见恨晚。人的心理其实是很微妙的,如果你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使他人觉得你跟他是一路的,那么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前进一大步。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找彼此的共情点呢?可以通过以下3个方面:
首先,通过别人去了解两个人兴趣的共同点。比如你想跟自己不熟悉的人沟通,你可以通过跟别人打听、了解对方的身份背景、兴趣爱好等,来挖掘对方与自己的兴趣共同点。
其次,寻找共同话题。寻找对方与自己的共同点,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亲切感。同时,当我们和对方都对同一话题感兴趣时,也更容易产生进一步认识的意愿。
再次,通过观察对方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所关心的事物,来发现对方的兴趣共同点。然后你再将这些兴趣共同点说出来,这样你们就能顺利地交流下去。
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去寻找兴趣共同点,比如共同的生活习惯、工作背景,共同的圈子等,像“你是哪里人呢?哦,我们是老乡啊。”“你住在哪里呀?哦,我们挺近的。”“你孩子多大啦?哦,我的孩子也跟你差不多大哦。”“你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呀?哦,我也有一个女儿。”……
多赞美对方,真诚待人
多去赞美他人,尤其是赞美他人不容易被人发现的某些优点,这样对方就会觉得你很了解他,从而觉得你很亲切。于是他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你,愿意跟你交往。还有,一定要真诚待人,与人交心。交人先交心,以心交心,用真诚赢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真诚才是最大的套路。
主动暴露自己的一些秘密
暴露自己的秘密不是很危险吗?
其实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暴露更有利于增加双方的亲密度,因为适当地自我暴露是对他人的信任,显示出了你对他的尊重。而当你表现出对他的信任和尊重时,他也会对你产生好感,甚至也向你说出他的心事和个人信息,你们之间也会由此产生和建立一种亲密关系。
但是暴露太多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会让其他人讨厌你,从而慢慢疏远你,甚至会使你的个人信息变得人尽皆知。最安全的自我暴露是讲自己的目标、未来的规划,还有最近的生活状况,等等。有时候卖一下惨也容易拉近距离,比如说吐槽下自己最近经常加班,好累;想要去哪里旅行钱 又不够;最近想换一辆新车,但是老婆不支持;想买个房子,但首付不够……
另外,主动暴露自己的秘密,有时是为了消除对方的防备和怀疑之心。主动向对方透露自己的心事和小秘密,能够让对方觉得我们信任他,从而将我们当作自己人,跟我们交换他的心事。但是要记住,要懂得适可而止,根据交往的对象选择暴露的程度。 那么,我们该如何恰到好处地自我暴露增加亲密感,又不让人反感呢?
线下的时候,因为我们彼此都是刚相识的人,暴露自己的职业、籍贯、有几个孩子等即可,这些信息足够让彼此有一定的信任度了。再深入的话,就等到双方互为微信好友,并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后。
在分寸方面,微信私聊时可以暴露得多一点,但是也要防止对方截图。如果你担心截图,可以语音或者视频通话,也可以打电话。微信群和朋友圈属于半公开状态,所以就要特别注意分寸,要注意区分哪些可以暴露、哪些不适合暴露。
综上,我们可以通过共情效应,多赞美对方、真诚待人、主动暴露自己的一些秘密去获得对方的信任。如果你想获得某个人的信任,那么就尝试一下这些方法吧,看这种方法是不是能够让你们彼此更加亲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