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记得那一天,阳光是如此的明媚,和煦的暖意中,心尖的一朵七色花蕾,徐徐绽放。
在浙江大学的篮球场上初次见到这个英姿飒爽的俊美少年时,王璐璐并不晓得自己的命运从此会与他紧紧相连。
那个年代,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并不多。若不是名门闺秀、望族子弟,必是天资聪颖出类拔萃。
作为银行家的掌上明珠,王璐璐是家里备受宠爱的独生女,也是学校一众女生中的佼佼者。清秀美丽,性格开朗,而且狂爱篮球,不肯错过浙大的每一场篮球赛。
因此,她自然没错过那场中央航空学校与浙大的比赛,也没有错过那个命中注定的他。
他,原名陈天民。高大帅气,是航校的篮球队中锋。
陈家是江苏镇江大户。陈父早年东渡,在日本著名的士官学校步兵科学习,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回乡后开办了当地最大的武校。陈母经营丝绸生意,家境十分殷实。
陈天民从小知书达理,文武双全,曾夺得全国少年武术大赛冠军,喜好音乐,口琴、二胡,样样拿手。
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寇突袭上海,年仅16岁的陈天民愤而投笔从戎,奔赴上海, 加入了蔡廷锴十九路军的学生义勇军。
本是翩翩读书郎,墨舞花香前程锦绣,但国难当头,怎忍看山河凄凉百姓流离?
陈天民自此给自己改名为“陈怀民”,意为心怀民众报效国家。
1933年1月,陈怀民考入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
当时航校分为侦察、轰炸、驱逐三个专业,其中驱逐机对飞行员的要求最高,因为战斗中驱逐机需要直接跟敌机空战厮杀。
中央航校决定选出20多人学习驱逐机,陈怀民在200多个学生中脱颖而出。美国教官肯特断言:“ 陈怀民将来无疑是中国最优秀的飞行员。”
(2)

这样精忠报国的好儿郎,怎能让人不悸动爱慕?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自邂逅,王璐璐就心生欢喜,笑靥如花。
两个十几岁的年轻人,相遇在最美好灿烂的年华。若在盛世牵手,定是天造地设的一双神仙眷侣。
然,1935年的中华大地,已经被战争的阴霾深深笼罩,惨烈的大战迫在眉睫。
王璐璐心里当然十分清楚,自己爱上的是一个立志肝胆照昆仑的热血军人。一日不将日寇彻底驱除,光复国土,他一日都顾不上罗曼蒂克的二人世界。
两人面前的路,注定崎岖万难,离别悲苦。
但是王璐璐丝毫不悔。
这位民国的大家闺秀,无论是气质芳华,还是学识、眼界、胸襟,能让陈怀民一见倾心,与之并肩而立,自也不是寻常女子。
两人相约,抗战胜利之日,共偕连理。

1936年,陈怀民从航校毕业,编入中国空军第四大队,任少尉飞行员。先后参加了保卫华北、上海、南京的战斗。
王璐璐在后方,以江南女子柔弱的肩膀,生生抗住空军家眷爱侣的巨大压力。
每一日,都是揪心的思念挂恋;
每一夜,都是担忧的辗转反侧。
怀民满腔报国志,她感同身受;怀民的才华横溢,她引以为傲。
爱他到了极致,爱他到无以复加,所以万般舍不得他温暖的怀抱,舍不得他高大的背影,也要噙着眼泪,忍下百苦,成全他的志向,坚定支持他冲向云霄血战日寇。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因为作战迁移,两人甚至连通信都不能保证。写下满页的相思泪,却该寄向何处?
有一次,王璐璐赶到南昌看望陈怀民,恰好此时他接到命令,要开拔华北作战。两人匆匆临别前,陈怀民对王璐璐说:
“ 说心里话,我很爱你。我也知道,你很喜欢我。但是我们的爱情与国家、民族的兴衰紧密相连。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我要去报效国家。一旦上了前线,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我们此次相会,很可能是最后一次。”
或许,只有温柔俯视大地的月亮才知道,那一晚这两个相爱至深又决然道别的情侣,流下了多少热泪。
王璐璐此行带给陈怀民一套景德镇的茶壶,还请工匠在上面烧制了几个字:“天民吾兄惠存 妹 璐璐敬赠 1937年7月27日”。( 此茶壶现存军事博物馆)
你在战火中以性命相搏,我在硝烟尽处静候佳音。
无论天长地久,一片冰心,爱你矢志不悔。
(3)

陈怀民,这个追风的少年啊,天生就是搏击长空的雄鹰,振翅长啸,扶摇直上九万里 。
面对装备和性能上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日寇战机毫无惧色,奋勇击敌战功赫赫,很快赢得“空军勇士”之称,其驾机技术被称为“神技”。
1937年9月19日8时30分,30多架日机入侵南京。陈怀民奉命起空,驾驶2405号战机,以一敌四,锐不可挡,成功击落1架敌机,但在敌机包围下油箱中弹起火,从高空急速下降。
当时蓄谋侵略已久的日寇拥有超过2000架战机,而且有源源不断的制造支持。但是中国空军所有的飞机加在一起不足300架,损失一架即少一架。
为保全战机,临危不惧的陈怀民毅然放弃跳伞,凭借超人的胆识和非凡技术,竟将飞机以螺旋式直插下坠,让敌机误以为他已被击落。
在离地面只有百余米时,他突然拉起战机,利用林边大树减速强行迫降。日寇恍然大悟时已经丧失了追杀良机。
迫降的巨大撞击,导致陈怀民身受重伤,幸得当地乡民及时解救。
他被送往南京中央医院,数万群众夹道欢送。宋美龄亲自前往医院探望,称他是“中国空军的骄傲,了不起的英雄”。
此后,陈怀民又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和徐州会战,同样以寡敌众多次击落、击伤敌机,也数度负伤累累。
1938年4月,台儿庄大战。陈怀民多次驾机支援地面部队作战,杀伤日寇甚多。
4月10日,陈怀民飞往山东枣庄轰炸日寇。顺利返航途中,遭遇敌机17架。他展开激战突围未果,于是驾着飞机奋力撞向敌机。敌机被撞毁,他驾驶的飞机震毁,成功跳伞逃生。
4月中旬,河南归德空战,陈怀民以极其高超的战术,一连歼灭3架敌机。后因机翼与敌机对撞而变形,无法作战,右腿中弹,忍着剧痛,凭借娴熟的驾驶,带着伤损的飞机平安返回。

空战初期,中国空军的飞机,就比日寇战机时速慢60公里,在中期日军投入了更轻快敏捷的新型战机, 我空军劣势愈加无法弥补。
武器装备的巨大差异,人数寡众的鲜明对比,在极其恶劣的作战条件下,中国空军的阵亡率是全世界罕见的,他们长眠蓝天的平均年龄才23岁。

中央航校门口立下的校训,也是这些中华勇士的铿锵誓言: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
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王璐璐知道,陈怀民很多很多的学长、前辈已经壮烈牺牲。
她也知道,陈怀民的同窗战友们跟他一样,日夜在厮杀,分秒在拼命。
很多时候,他们一天之内就得出战数次,燃油耗尽、子弹打光,冲回来替换补给,随即再旋风出击。
古人云,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些年轻的空军勇士们,虽然没有先进武器的保护支持,但他们用震天憾地的义勇和斗志,呐喊着“誓死报国不生还”,跟敌寇战机肉搏缠斗,至死方休。
“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
陈怀民这句被载入航空史册的话语,区区不过30余字,但其分量之沉重,堪比太行山。
对王璐璐而言,其言字字锥心、泣血。
(4)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她祈望爱人出征平安归来,祈望每次的相聚能稍微长一点点,再长一点点。
1938年3月底,王璐璐打听到陈怀民在湖南湘雅医院养伤,她匆匆奔赴长沙,却得知陈怀民已去武汉,又急忙折返。看到独自一人风尘仆仆千里寻来的王璐璐,陈怀民既感动又心疼。
两人难得拥有了一次逛街的机会。陈怀民亲手挑选了一件旗袍送给王璐璐。
“这件衣服是我买给你的唯一纪念品,如果我跟日本人打仗牺牲了,你就把它永远珍藏在身边。你看到这件衣服,就像看到了我一样。”
这个举动,让王璐璐立刻低头恸哭起来。
像雄鹰一样在蓝天翱翔的男子汉,激战长空时仿佛每片羽翼都在闪闪发光,眼神锐利无比,怎么到了地面就如此不解风情,送个礼物都让人揪心揪肺的悲伤。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陈怀民,你可知道,这个世间根本没有任何物件可以替代你的分毫,没有任何礼物可以媲美你的笑颜?
王璐璐盯着眼前这张俊秀的脸庞,怎么看,也似看不够。生怕一不小心转个身,就再也看不见他清澈如水的眼眸。
漫长的黑夜,到底何时才能结束,谁也不知道。
此刻的相守,就是两人莫大的幸福和甜蜜。
此刻的煎熬,也是两个年轻人为了撕裂暗夜的幕布,让中华大地早现光明所恪尽的绵力。
其实,陈怀民何尝不是饱受思念之苦。他提笔写了下了几句思念的话语,悄悄藏在贴身的空军皮套里。
” —— 为你,我爱恋发狂,为你,相思成疯你不知。今生能否再见你?我只愿在你唇边再沾,那我一生也幸福。”
刻入骨髓的眷恋,被小心翼翼地收藏。
因为一旦冲向云霄,他就是浴火的凤凰。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抗击日寇,他绝不容许自己的注意力有毫厘的分散。
(5)

1938年4月29日,是日本昭和天皇的诞辰。猖獗的日军妄想以空中大捷向天皇献礼,计划当天对武汉实施大规模空袭。
14时30分,日军36架战斗机和18架重型轰炸机分别从上海、安徽两地起飞,组成混合机群,气势汹汹直奔武汉。
中国空军神速集结,冲向武汉上空,编织了空中防御网。
3000米高空之下的武汉城区,几十万军民不顾自身安危,纷纷涌上街头,仰头观看空军战机迎头痛击日寇的风采,以示声援。
陈怀民驾驶战机,如同一把尖刀,直插敌寇战斗机群“雁阵”之心脏,不到五分钟,成功击落一架敌机。
他勇猛的战斗力立即引起了敌机注意,五架96式战斗机疯狂扑来,重重包围他。
猛烈的机关枪扫射下,陈怀民胸部中弹,战机座舱和机尾翼被击碎,油箱起火。
本还来得及跳伞逃生,但这时,陈怀民看见了敌机群中一架日本战机上有红武士的标志。
在日本,战无不胜的士兵才有资格称为“红武士”,全日本不过数十人。
决不能放过屠戮同胞的刽子手,电石火花的刹那,人、机均已负重伤的陈怀民竟然拼尽全力猛拉操纵杆,将飞机倒扣空翻了180度,猛烈而精确地撞向那架敌机!
日寇做梦都没想到已经起火冒烟摇摇欲坠的中国战机居然还有这种打法,根本避之不及。
震天巨响,两架飞机同时爆炸起火,坠入了滚滚长江。
事后得知,被陈怀民拼死歼灭的敌机飞行员,正是日本空军引以为豪的“神话人物”——高桥宪一,也是这次“4·29空战”侵袭的领队。
无数热泪盈眶的军民,亲眼目睹了人类航空史上这最悲壮的一幕。
愤怒沸腾的战友们越战越勇,挂了头领也丧了胆的日寇被围追堵截,战机一架接着一架被歼灭,在漫天复仇的焰火中卷着黑烟坠落。
经30分钟激战,中国空军一举击落日机21架,其中战斗机11架、轰炸机10架,50名日本空军毙命,取得抗战以来空军最辉煌的胜利。

年仅22岁的陈怀民在武汉空战杀身成仁。感涕其壮烈,举国奔走相告。
王璐璐得知噩耗后当场晕倒。尽管明白他出生入死的险恶,但是天人真的永隔,根本无法接受。
寸断的肝肠如何缝补?破碎的心,此生再也无从愈合。黎明的曙光即将来到,身边却没有了他,能并肩期待。
王璐璐赶至武汉,凭吊怀民。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只可惜,陌上花已开,却再不见君缓缓归来。
相识三年,此生不悔。只恨不能随君血战长空以殉中华,既如此,不愿独活。
一个月后,王璐璐在恋人坠机的地方,纵身跳入滚滚长江。
青山落泪,江水悲鸣。
据说,当时武汉军民不肯放弃,数千人足足在江岸打捞了一个多月,也找不到烈士的遗骸。陈父说,“怀民之死,死得其所,惜其为国家尽力太少……”,已准备为其立衣冠冢。
结果6月5日举行武汉空战公祭当日,陈怀民的遗骸竟然浮出江面,被渔民发现。
怀民,可是你在天有灵,体恤2万多前来致祭的军民心中悲苦?
若果真如此,你也能寻觅到王璐璐的踪迹吧?
你已为国尽忠,为民尽力,愿你二人携手归去,去那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之地,
不再有纷飞的战火,不再有悲伤的眼泪。
(深深感念这段悲伤凄美的爱情,若不记录下来,情何以堪。时隔近一个世纪,能收集到的资料有限,竭尽全力认真筛选、比对后才写下此文。假如有细微事实的出入,敬请烈士家族后人见谅。)

原创辛苦,若蒙不弃,能否帮忙点个赞,或者转发一下?小鱼鞠躬回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