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书童
这里,“觉知”一词来自我的瑜伽学习。随着学习地深入,越觉得,身心灵合一是要随时随地保持,而不限于习练习瑜伽的时候。
目标
吃什么,要有觉知:什么时令吃什么最好,是什么体质,什么食物对自己的身体好,而不仅是满足口舌之欲的肥甘厚味;什么是自己想吃的,而不是随便;选择新鲜的食材,并不一定名贵;搭配什么最好,什么做法能达到现有情况下的最美的味道,火候掌握到什么程度才最好,用什么餐盘装才是最赏心悦目的;餐桌装点成什么样,才是最有食欲的。
住在哪里,要有觉知:选择一座城市,一个城区,一个小区,一套公寓,而不是只因为不得以,而勉强自己。要什么样的楼层、户型、采光如何、是否有阳台,都要有觉知。公寓大小,要适合自己,哪怕小到40平,也要尽量设计成Graham Hill那样,有主卧、客卧、厨卫、会客空间。要自己参与设计装修,这样才可能适合自己。细节要重视,小到电源插孔做几个,位置在哪儿会最适合,都要有一定的想法。不必成为设计师,但是只有你有想法,有觉知,好的设计才能分辨出来。
对于时尚,要有觉知:什么衣服好看,什么妆容美、发型时尚,流行色是什么,心里要有数,但是什么能最好地修饰脸型、展现身材、遮盖瑕疵、衬托皮肤、表现你的美,才是更关键的。不为了别人看着好,追着时尚走,而是为自己穿着舒服、得体。要见什么人,地点、时间要了解,打扮适度。配饰、包包、鞋子都要恰当,如果漂亮与舒服矛盾,看场合有多关键,相权衡,不重要的场合,都以舒服优先。不过,舒服的,也有同时也漂亮的,该不断提升审美水平,替换掉不漂亮的。
交什么朋友,要有觉知:要想清楚,能给别人什么,不要计较付出了多少,当时是你想给的就好。时间久了,圈子里的人也会帮你选出合适的,能继续交往的人。此生的使命,是要奉献的,积累后自然会有收获,所以不要着急,更不要醉心于变现。有实力,肯付出,有方法,钱会自然来的。最关键是,是要让自己变得有价值,此时有,明天有,一直有价值。为此,就是要不断学习。向生活学,向领域专家学,无论年纪长幼。
与什么人相爱、结婚,要有觉知: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人处世的方法要一致,不要急。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爱,可以结婚。不是好人就能幸福地过一生。对方爱不爱你,细节中都能看出来。你爱不爱对方,你的心会知道。只要努力向对方的方向走,你们自然会手牵手。之后,自然会并肩前行,风雨相伴。你们有共同的话题,沉默也是在交流,渐渐地默契。理想状态下,没有什么能让你们分开,即使死亡降临。
即使遇到不测,对方是个癞蛤蟆,差不多冷静一段时间,也要再继续:吻过癞蛤蟆,也不是不可饶恕的大错,又能怎样?但是,从此你不爱生活了,不想再爱人了,不想恋爱结婚了,则是你自己的问题。
如果一切都好,只是不结婚,但你们都只有彼此,而不是什么第三者,不涉及道德问题,不结婚也不是问题。
无论是否在计划中,有了孩子就好好照顾,给宝宝该有的生活指引,让他或她从小也学会过有觉知的自主生活,爱自己,爱生活,有事做,有人爱,也爱他人。
没有遇到爱情前,就要学会自处。看书,运动,是必须的,不值得炫耀,但是别人不这么做也不用鄙夷——人家自有人家的长处。多看别人的优点。会打扮,会唱歌、会跳舞、会演讲、会做饭、会装点家、会设计、会用软件、会做手工、会与人交谈,会与人打成一片,遇到难事儿,有人帮着扛……看起来有的并不值得一提,但实际上却都是很好的优点,值得仔细观察学习。
一个人,也要好好作息、吃饭、工作、生活,因为,只有你自己,——而不是父母、亲友、孩子——能陪你一生。学会享受孤独,安静祥和地自处,是一辈子的修炼。
手段
当然,能过上上面所讲的生活,首先要对经济有觉知,才可能有底气。这并不是金钱至上,而是经济基础决定精神风貌。学会让自己值钱,不辜负自己的才华,在专业圈内有过硬的技术,达到最顶尖的程度。
如果做不到,就要有两三个技能,把每个技能都练到前25%的水平。如果这几个技能之间能够互相配合,那就是稀缺人才。
如果也没有,就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上写作、演讲能力,把学过的知识、看过的书应用到工作生活中的能力。写作和演讲如果非要二选一,选写作,因为虽然演进能更吸引人,更容易产生共鸣,更能满足你被人“看见的欲望”,但写出来的,才更接近于你深思熟虑的精华,更可能不朽。
有了挣钱的能力,还要学习如何理财。支出=收入-储蓄,把储蓄做好计划,有重大支出,要提前备好资金,或是要有相应的收入提升计划。尽量保证储蓄只增不减,一旦有减少,就要相应加倍地补回去。然后就是如何把储蓄打理好,不断增值。债券、股票都要配置,国内国际都要有比例投资。设止盈止损,保护好本金及收益。
看好了投资机会,比如性价比高或是有相当大的升值空间时,考虑学区、地段、租售比,可适当地买房。
除了资本方面的理财、买房,在一定的阶段,也可以参与合适的项目的参股投资,甚至准备创业。
创业并不一定是要在一个独立的公司开始,可以在现有的岗位上,每一天的工作中,带着创业精神应对每个任务;把现有的工作当成创业的起点,做好近中远期计划。达到什么程度的完美,不是领导对你的绩效评价,而是自身对成长的要求。
真的觉得自身成长与组织不匹配,那就开始真正的创业吧。只要有好的产品,辅以适当的推广手段,总是可以成功的。
如果没有创业的产品或是技术,那就写作。选择你喜欢的平台,以一个为主,其余的导流。即使不愿意去给平台做写手挣钱,只为自己而写,写得多了,也自然会有人来找你。不为功利的写,是个好方法,可以更轻松地写;但是,如果有机会,能有出版社合作约稿,收入不菲,你又偏偏像巴尔扎克那样有才华,靠写作偿还巨债的同时,还留下了传世经典,是更好的方式,也更有写的动力。但我们往往只是普通人,只能靠写真情实感,如果碰巧,像鲁豫对读书的建议那样,能写出千古不变的人性,文采也不错,还真的有可能成为经典了呢。要期待,但不要被它折磨;同时,也不要对自己设限,一切皆有可能。
持续的输出,是可能把输入不足的人榨干,所以要不断的看书、学习、应用转化。暂时看不懂的,可以放一放,不要强迫自己去读完,因为眼睛也会反抗的。能看完的,要写出笔记,不只记书里的遣词造句,而是要列出梗概、观点,哪里启发了你,最好再加上与已知或已读的书的头脑链接。笔记可以是图文,导图,还可以是纯图。只要能满足链接的功用就好。只要你想发展的核心技能不是笔记本身,不必一味追求笔记本身美仑美焕,美固然好,但宝盒里的珠子才更重要。
行动
每天所做的,要为三个月后的你服务。如果不能快速进步,只要没有股东或投资人的压力,没有同业公司或产品的飞速迭代竞争,其实慢一点儿成长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不要强迫自己,有经济基础,带着对目标的憧憬,设立了长中短期计划,那就开始行动吧。
计划要是你努力可以实现的,不可以强迫自己做实现不了的,也不要每天的时间都要花在这上面才可能完成。要留出生活、娱乐、发呆、可能出现意外的时间。也不可以是非常容易实现的,要对自己稍稍狠一点儿。然后就是用纪律保障计划按时或是稍微超前完成。行动中,如果发现不合适,再微调计划。如果超前了,下面的进度节奏可以继续保持,而不要懈怠放松。如果超前是个常态,可以把整个的节奏进度调快。
三个月后,一定会有很大的不同。加油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