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篇 朱光潜《谈读书》
上午晴空万里,蓝天白云,我查了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雷阵雨,出门的的时候,天气是好的出奇,只有一点点的热,一上午的健身,中午回来这场雨也没有下来的意思。到家了,来了一阵风,那场雨也来了。
泡一杯茶,读一点书,度过一段安静时光。
朱光潜《谈读书》
他写道,古今获得学问不只是通过读书这一渠道,但是读书终究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全人类的事,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各方努力日积月累的成就,而这些成就没有被淹没,全靠书籍记载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们精神遗产的宝库,是人类文化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
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帐,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十几年里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得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的身上去受用。有了这些的准备,一个人总能在学问路途上开始万里长征,去发现一些未知的世界。
历史越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越丰富,书籍也越来越多。读书并不在多,重要的是要书选的精,读的透彻。与其读10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用读10本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10部书都泛泛的读一遍,不如一部书精读10遍。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读书必须要有中心,以科目为中心,就要精选那一科的要籍,一部一部重头读到尾,为做更高深的研究作准备;读文学作品要以作家为中心,读史学作品要以时代为中心也是属于这一类的。
举例子,以读小说为例,一读但求故事结构,二读注意人物描写,三读看人物与故事的穿插,以至于对话、修辞、社会背景、人生态度等等都可如此进行研读。
读书要有中心,有了中心才有系统组织。每每得到一条新知识,就会依照物以类聚的原则,回归到相应的系统中,使得所学的新知识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穿,这样所学的知识才能够生根发芽更延伸出好的结果。
每个人的记忆力都是有限度的,要把读过的书学过的知识做成笔记储备起来以供将来的需要。
好书不厌百回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