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南怀瑾老师讲述文章佛、儒、道专题儒释道传统文化
【南怀瑾老师】佛法的一个原则:随时随地反省、检查自己,“吹毛用了

【南怀瑾老师】佛法的一个原则:随时随地反省、检查自己,“吹毛用了

作者: 传承网 | 来源:发表于2019-03-03 14:45 被阅读9次

佛法的一个原则:随时随地反省、检查自己,“吹毛用了急须磨”

临济祖师将去世时,说了一个偈子:

沿流不止问如何,

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

吹毛用了急须磨。

临济祖师在世时,他的教育法很古怪,很不平实,到临走时他规规矩矩告诉我们:“沿流不止问如何”,念头思想停不掉,像一股流水一样跟着跑,怎么办?“真照无边说似他”,不要去管那些妄想、念头;那个知道自己妄想在来来往往的,那个没有动过,要把握那一个。

真照无边的清净,与真如佛性很接近,只要把握住就行了。但落在这个境界上,就容易犯一个毛病:把真照再加上照一照,那又变成妄念了。不要用心,很自然的清净下来,也不要守住清净。“离相离名人不禀”,这个东西,叫它是心也好,性也好,道也好,我们都不要管。这也就是“一念缘起无生,超出三乘权学” 。但是真的什么都不管吗?“吹毛用了急须磨”。

宝刀、宝剑叫作吹毛之剑,锋利的刀怎么测验?拿一根头发放在刀口上,用口一吹,毛就断了,叫作吹毛之剑。可是再锋利的刀,使用过后,还是要保养的。换句话说,临济禅师吩咐我们,没有明心见性以前,随时要反省检查,一念回机修定,不起妄念。

悟了以后的人,工夫用了一下,马上要收回。如果讲世法,《论语》上曾子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都是同样的道理。

佛法的一个原则:随时随地反省、检查自己,“吹毛用了急须磨”。

《如何修证佛法》

修行打坐种种的法门,都是在修止的阶段,止是定的因,定是止的果。但是,一般人的修止,初步的止都止不住。禅宗临济祖师临终时留下一首偈子:

沿流不止问如何,

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

吹毛用了急须磨。

我们的心念像流水一样永远在流,杂念妄想停不住,怎么办?杂念妄想不要怕,它像空中的灰尘,只要心静下来,你知道杂念妄想很多的那个“知”,就是《心经》所谓“照见五蕴皆空”的照,这个“知”它本身没有杂念妄想,它犹如虚空无量无边,这个“知”没有形相,没有名称,叫它是佛也可以,叫它是道也可以,叫它是“圆觉”都可以,可是一般人都认不到。即使你认到了,悟了,不要以为到了就没事了,“吹毛用了急须磨”,吹毛是指非常锐利的宝剑,拔下一根毛髦放在剑锋上,吹一口气,毛髦就断了。还要注意修行,我们的心念用过了就要丢,随时在止中,随时在定中。

《圆觉经略说》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那么,你说:你这个老家伙!我问你:我生灭灭不了,怎么办?内心生生灭灭的念头死不了,怎么办?你看!禅宗的临济祖师要走的时候,徒弟们说:“师父啊!你总要留点话给我们呀!”他拿起笔就写了:

沿流不止问如何,

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

吹毛用了急须磨。

你说他说些什么?顿悟渐修都告诉你了。“沿流不止问如何?”我们的思想念头妄想,生生灭灭,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浪花滚滚,像流水一样,永远断不了。沿流不止,沿的什么流?沿的三界人欲之流,众生欲望之流,业力之流。沿流不止,停不了,不能切断,不能得定。问如何?怎么办呀?注意第二句唷:“真照无边说似他”,哪个“真照”?什么“真照”?注意啊!不要注意我哦!注意你们自己的心里。其实啊!我都告诉你们了,什么是“真照”?你们体会哦!我们的妄念来来往往,生生灭灭。但是,你知道哇!知道有个生灭心,知道有妄念往来。那个“能”知道它生灭,“能”知道它烦恼的,他本身并不烦恼,对不对?他也不在生灭中,这个念头来了他也知道,那个念头去了他也知道,“那个东西”!注意!那个东西是会照的。譬如你是学密宗的人,起了很多妄念去观想,观想者,借用妄念也。那个能知道自己在观想,那个能知道自己观想不成功的“那个东西”是什么?譬如你是念阿弥陀佛的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自己尽管在念阿弥陀佛。同时又晓得自己在念阿弥陀佛,那个能晓得自己在念的是什么?那个就是净土,不垢不净,那个就是“真照”。嘿!都告诉你了,我学了这几十年佛,就是这点本事,都露给你了。真露给你啦!露给你就没有了,就打不下七了。这个真照的境界是无量无边无际的呀!但是,你不要以为那个就是“道”。不过,也差不多了,所以叫“真照无边说似他”。你认清楚了那个东西,也就差不多了,勉强说有点像他了。“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

那么,真如本体究竟是怎么样呢?“离相离名人不禀”啊!他是没有境界,没有形相的。你若有了什么境界,什么样子,错了!所以《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境界都不是,离相。离名,什么名?你叫他是道,叫他是圣,叫他是真如,叫他是心,叫他是菠菜,哦!般(音拨)若,讲错了,叫他是般若,都不对。这些都是假名。“离名离相人不禀”,一般人本来都有如来本性,自己认识不到。不禀者,自己搞不清楚。

“吹毛用了急须磨”,告诉你用功的方法。什么是吹毛?又不是吹风机,吹什么毛?古代的宝剑,最锋利的叫作“吹毛之剑”,那宝剑拿起来不要动,拔了一根头发毫毛下来,放在刀口上,“嘘”这么一吹,就断了,锋利到这个程度,所以叫“吹毛之剑”。如此鋒利的宝剑,用了之后,还须赶紧磨利擦净。不怕你能干,不怕你会用功,不要认为自己很高明,随便跟着妄心乱转。不可以呀!即使如吹毛之剑一样,每次用了之后,不要以为自己是利剑,还是赶紧磨锐利啊!“吹毛用了急须磨”。换句话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随时随地都要注意。

他把佛法的“体”“相”“用”都说完了。然后,把笔一丢,走了,涅槃去了。这就叫生死来去自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怀瑾老师】佛法的一个原则:随时随地反省、检查自己,“吹毛用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gp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