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临终歌》
《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在这首诗里,李白自比为大鹏,振起双翼意欲飞向遥远的天边。然而,尚未抵达最后的终点,就遭遇重大的挫折而气力不济,内心的痛苦、愤恨一览无余。
虽然被摧折,但他鼓起的余风仍可激扬万世,游于扶桑却又被挂住左袂。扶桑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大树,可以理解为皇帝,也可以理解为心中最高的理想,挂住左袂意即被小人陷害,或者壮志未酬的艺术化表达。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李白仍然是充满自信的,他坚信自己是可以与孔仲尼相提并论的圣人。所以,仲尼已死,谁还会为我哭泣呢?
这首《临终歌》采用了悲剧性最强的骚体,极好的表现了李白内心深沉而博大的情感,如黄钟大吕,缓慢而沉重的撞击着读者的心灵,声声含悲,字字带血。
世人多喧嚣于李白那些意气风发、奇诡明快的作品,孰不知在他放荡不羁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个痛苦、愤怒的灵魂,他的那些悲剧气息浓厚的作品才更能读出他一生的孤独与抗争,生命力的强悍在悲剧里才愈发惊心动魄。
李白,生如利剑,一往无前,逝如鲲鹏,声闻于天。
李白过后再无李白,我们为什么喜欢李白的诗?只是因为豪爽,洒脱,不羁,明快,我想更好一个字可以去概括,那就是顺,给人以行云流水般的酣畅淋漓。前后衔接处理趋于臻化,一首诗下来,往往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思考的空间。或许是李白太过于自信,以至于强烈的主观色彩非常的浓厚,其实有时候人真的很需要自信,没有自信就没有把事情做成功的魄力。
诗仙李白的一生,传奇的一生,正如一句话说的好,哥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传说,江湖没有哥从此武林很寂寞啊!的确就连诗史大诗人杜甫,也是其崇拜者,因才华而成为真正的好朋友,也可谓是一段诗缘。两种火花的碰撞究竟会怎样?是逐渐风格渐近,还是坚持自我,求同存异。就这样文坛两颗巨星变得更加成熟,各自成就自己的独特风格,有些人是别人模仿不来的有形无神,毫无灵性,就像李白那样,后人再想模仿他,无奈在气势上已经输给了他。而杜甫的诗的创新的构造模式,以及打破传统的词汇的作用,再加上其直至人心的爱国情怀,对中国后来的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些人死了,没有人会记得他,而有些人走了,无数的人缅怀他,纪念他。就连逝去,李白也带有梦幻的传奇色彩。醉酒捉月不幸溺亡,这或许是人们最希望的那样,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月”梦幻的离去。
正如一首歌所说的那样: 要遇多少风浪?心不再摇晃。在这里李白给了我们答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真心祝福每个人都能冲破逆境,直面挫折,绽放属于自己的风采。
向日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