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2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还没读完的时候,又开始读《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读了3分之一的时候,我又开始读《人人都能用英语》了。
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总会想另一本书中的内容,觉得我更需要迫切的需要学习那本书中的内容。
其实这是个错觉,我们其实无论看的任何一本书中的内容,每一个章节,就算我们读到了,也只是知道。但如果要把那个知识内化进自己的大脑中,都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它还要与实践相结合,再总结改进,这样几次这个知识才能内化剂,我们的大脑,这时才算我们真正学到了。
只是读一遍的话,根本没有太大的用处。尤其是像《财富自由之路》和《人人都能用英语》这样的工具书,更是需要我们用很长的时间来实践,其中讲的那一、两个方法论或方法。
比如《人人都能用英语》里说到:每项新技能的习得都需要在大脑神经细胞之间建立亿万个新的链接,所以重塑自己的语言(第二语言),应该从“改建”或“重建”自己的语音过滤器开始。我们必须重新习得对目标语言所使用的语音的识别能力。“是否听懂”在这里并不重要,大幅度提高听觉输入量的目的在于重建“语音识别能力”,重点并不在于文字理解能力。而这个过程至少要坚持六个月,建议每天的输入时间不要低于四个小时,只要开始做,就会发现其实并不难,因为“哪怕听不懂都无所谓”。听得多了,听得久了,早晚有一天想听不懂都不太容易。
所以你看如果说想学习第二语言英语,我们从这本书中知道了一个重建自己的语音过滤器的方法,但往后如果真要学英语的话,就需要用好久的时间去实践。
所以有的时候读书,不用图快,也不用这山望着那山高,踏踏实实的读,遇到不懂的字词了,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的该查字典查字典该记录的记录。书读的多了,不懂的字词肯定会越来越少。
下决心去践行的,就去践行,直到把这项要掌握的技能或方法掌握为止。我们不是超人,不可能一下子学的那么快,那么好。若这确实是我们需要学需要掌握的,花费几个月的时间算什么,最终我们做到了,成长了,时间却也没浪费才是最重要的。
切记纠结纠结又纠结,怕错过这个又怕错过那个,做啥都浅尝辄止,最后啥都没做成。如果连一本书一本书的阅读的耐心都没有,还能做的成什么事儿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