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春节假期,和先生带女儿来魔都游玩。先生是典型的处女座,所以你们懂得,行程和住宿都是他一手安排。
我们是在网上订的一家民宿。地方很好找,在城隍庙附近,跟着导航直接到了小区门口(去年和闺蜜到上海,自个儿租车开导航,十几分钟的车程硬生生开了两个小时)。掌柜姓屠,人非常大方亲切,看见40多斤的旅行箱二话不说帮我们拎上了三楼。

沿着窄窄的木梯来到三楼,一进门,立马感叹起来“好棒的一间房子”,客厅明亮而宽阔,装修现代又不失雅致,卫生干净,家具电器也是崭新的。还特意看了看冰箱和橱柜,里面备好了日常开火的速食调料。左右两处各有一道楼梯,楼梯上去就是卧室,大人一间,孩子一间。天窗是电动开关,天气好的时候可以躺在床上看星星。暖气也特别足,在屋子里穿短袖都没问题。








有心就会留意到,在这一处现代风格的房子里,掌柜加了很多老上海的元素进去,有黑色烤漆的老式大背椅,有做旧的樟木箱子,这些仿佛让我看到了旧时的阿拉上海人的起居生活。

有个小细节打动了我:每个卧室里都放了一些书,有大人的也有小盆友的。晚上给女儿洗完澡后,就躺在床上给女儿念这本《给北岛的诗》。住酒店也许在硬件设施上会很到位,但是要论人文情怀,这里绝对是很棒的精神上的一种享受。

后来与屠老师聊天才知道,我们住的地方是上海中心的中心,房子是他爷爷留给他的,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不禁唏嘘,有底蕴的地方会让人肃然起敬。

如果不想在家做饭,走出小区就可以吃到地道的上海家常菜,我们吃的那家叫“保罗”,也是一家老字号。早餐店里有稀饭八宝粥,辣椒就不要想了哈哈。
街道两旁是高大的法国梧桐,穿梭在这里,你会看见很多耳熟能详的单位和机构。“逸夫职业技术学院”,“上海中产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文化艺术档案馆”等等等等,恍惚间,时光把你拉回了民国,眼前出现的是穿着中山装长襟衫旗袍的各色人群,戴着小毡帽的黄包车夫在吆喝生意的景象。



住在这里,让我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生活与文化。非常棒的一个居住地方,下次来魔都,首选还是这儿。
纯分享,不涉及商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