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今年的3.15,央视曝光了康师傅、白象等酸菜牛肉面里的酸菜的制作过程,老坛酸菜包里的酸菜其实是从外面收购来的“土坑酸菜”。
腌制酸菜的土坑就在农田里,工人们有的穿着拖鞋,有的光着脚,踩在酸菜上,有的甚至一边抽烟一边干活,抽完的烟头直接扔到酸菜上。而这些酸菜在被插旗菜叶收购时,插旗菜业并不对卫生指标进行检测。
当时我们都在看电视,女儿看到用脚踩酸菜,直接说以后再也不吃方便面了。
这是曝光了,引起人的警觉,连小孩也会吃惊,知道该怎么办。
而在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事情是防不胜防的,已经上市的成品,消费者怎么能知道呢?还有市面上的各种吸引消费者的模式,直播,直销,宣传得神乎其神,一方面需要良心卖家,另一方面,消费者需要有辨别的能力,不能盲目消费。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的素质不一,可以说,社会上什么人都有,就有那么一部分人,会为了个人的私利,从身边人开始,把价值很低的物品、吹得天花乱坠,让你不得不相信物品的价值,一旦松囗,买在家里,也不见得能用上几次,成了闲置物。
有价值还好,就怕买回来用不了,还找不到卖的人。人们都是软面情的人,就这样不了了之。
像这种情况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推荐给你时很热烙,一旦出现问题是找不到他的。
我们平时购物,去超市买曰用品,一定要看保质期,看失效了没有。一般大点的超市在这方面做的好,不会把过期的产品上架去售卖。
有一些小超市,便利店,卖不了不下架。我曾经去单位附近的商店买过一装锅巴,打开后就有霉味,入口更不用说,放在办公室里没人吃。有同事说让我退了去,又碍于人太熟,钱又不多就这样过去了。
其实就是由于大家都像我这样碍于情面,助长了商家的侥幸心理,以至于让商家唯利是图,蒙昧良心。
为了消费者的利益,以后碰到这种事,该怎么办呢?我认为还是打315电话,让专职部门来处理,相信对商家会有所警示的,也让市面上的商品越来越合格。
近年来,市场上的网络诈骗,电话诈骗,电信诈骗也屡见不鲜。也时常听到谁谁谁被骗了多少钱,已经报案了。
在暑假时,我曾经接到一个同学的电话,问我有没有农行的银行卡。问他干什么用,他说有人给他打电话,说是扶贫部门的,查到他儿子考上了一本,把他儿子的情况了如指掌,让他先用农行卡给他们转1500元,然后给他儿子9000元。
他觉得人家把情况说得那么准,他相信了,又没有农行卡,所以想用我的卡。
我听他这样说,觉得这个电话有问题,按说这种情况应该通过学校或者村委会。
所以我告诉他,这个电话有问题,不能相信,让他先给学校打电话确认下。
我的同学是中年人,高中毕业,尚且可以被迷惑,那些老年人,文化程度低的人,觉得挺划算,难免不会上当受骗。
这种行业之所以可以生存,还是人们都有占便宜的心理,其实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多思考下,切忌,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就会少一份风险,多一些理智。
仔细想来,在我们的身边,潜在的风险无处不在,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别人精心布置的陷阱里。
记得是2015年吧,因父亲病重,连续几次住院,直到父亲去逝,我是花完了积蓄。就想着搞个副业,多一份收入。在QQ上有个朋友一直宣传一个QQ号,可以帮人在淘宝开网店,提供货源。我就加了那个号,了解了一段时间。
给我介绍他们的流程,看他们的车间,看得我是跃跃欲试,信以为真,也对开店充满期待。于是入了伙,交了押金,在淘宝申请成为卖家,他们也给我快递回了纸质合同。
曾经一段时间,接了单,自己也让亲朋好友下单,我把订单发给那个商城的QQ群,也能把货发回来。
这样经营了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联系时,他们就像失踪了一样联系不上,所有的QQ处于静默之中。这时候我已意识到上当了。
算了算,买的货差押金还有一大截,是明明白白扔了几千块。
我家先生常笑我容易相信人,什么人都敢信,他说得没错,我也不狡辩。
不过吃一暂长一智,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和事还是不要相信,像这样虽然有合同,有转帐记录,但是距离上相差几千公里,如果打官司,消费的人力财力也不是几千元可以达到的。所以最终也是自认倒霉,不了了之。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而现在市场上的骗局也让人眼花缭乱,既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也要了解很多防骗知识,帮助自己,帮助身边人陷入被骗的境地里。
真的是前行的路上,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学习和了解的事物太多太多了。
但愿人们的整体素质越来越高,少些欺诈,多些清明。
22年年度营主题文关于防骗第44篇1750字,共累积54048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