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如此忙碌,为的不就是更好的生活吗?
为什么事情做了那么多,忙到死了,效果却没有好到爆!
1.忙碌并不代表高效
我青旅时认识一个朋友,他就是这样的人。
他的朋友圈每天都会更新日常,起床英语学习会打卡,上午会有兼职完会打卡,下午又会跑去学习钢琴,而晚上会以健身或开黑结束一天,每天都非常忙碌。
我们因为都在学英语,所以有空也会彼此交流经验。他有段时间向我抱怨,说学习效果不好,进度根本赶不上计划。有时上午兼职事多,起床不会有时间学习英语,下午的钢琴练习有可能也要取消掉。每天都会有突发事件,不得不放弃本来要做的事,进度变慢,心情也逐渐奔溃。
我以前也有过这种生活,根本容不得一点出错,能做完已经不错了,更别说总结和思考了,心态爆炸也是常有的事,进度反而变慢了。
本以为每天安排的满满的,才是进步正确的方式。
但这样只是做完了事情,而做完和做好的区别是巨大的。

2 认真做好每件事有多重要?
我曾经看到在Quora上的一篇关于做事情的回答,是Silktide创始人Oliver Emberton写的。
他说: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装满蜜蜂的沙滩球,里面的蜜蜂在往不同的方向飞。结果大部分人会被困在无休止地冲突之中,停在原地,太多的欲望和想法阻碍我们前进,浪费我们的时间,最终让问题变得困难,直到失败。
他所表达的是,我们的欲望是无穷尽的,不会甘心只做一件事,误以为只有同时做更多的事情,才能走的更快,效率更高,一直困在这个错误的循环里。
那我们到底该怎样做事情呢?
Oliver Emberton得出的结论是:让蜜蜂同时往一个地方飞,认真做好一件事,朝一个目标前进。
正如下图中的公式:你的能力是分子,但目标数是分母。对你最终成就影响更大的不是能力,反而是你的目标数!专一的人能更快更猛地抵达目标。

我当时就是把这个道理告诉我的朋友,最近向他了解了一下近况,他和我说,他现在做的事情比以前少了很多,他把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取消掉了,增加时间在重要的事上。每日的进度可以按计划前进,心情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差,因为有充足的时间,崩盘的情况也不会发生。
那我们该如何选择有价值的事情做做呢?
3 .选择有价值的事去做
李开复有一篇文章里说到了他是如何选择选择重要的事的。
他讲道我们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事情,只有分清任务的主次性和带来的收益,选择性的去完成,才能把时间用在对的地方,做好一件事,更加快速的向目标前进。
他建议我们把一日要做的事列出来,挑出最重要的事情提前做。
如何挑出重要的事,他是这样把事情分类的。
他把要做的事情分为四类
有趣也有用的事情
学一个你喜欢的东西,就是这类任务。
无趣但有用的事情
比如锻炼,我不喜欢,但是身体受益。
有趣但无用的事情
玩游戏,刷抖音等等,收益很低的事。
无趣也无用的事情
你不喜欢的事情,而且做了收益也没有。
我们每天把要做的事归类为这几种,优先选择有用的事情去做,认真做完它,把每日的收益最大化,然后可以用有趣但无用的事情奖励自己,结束一天,以达成每天稳定的进步,最终完成自己的梦想。
你说世界上会有那种每天要做很多事,同时把每件事都处理的很好的人吗?
我相信肯定会有的,不论天赋异禀,还是后天掌握了科学系统的方法。
但是我想说,对于大多数普通人,你和我,其实能够坚持认真做完每一件事已经足够好了。
//本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