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干货在这里每天写1000字
七年就是一辈子之如何消化一本书

七年就是一辈子之如何消化一本书

作者: 向日小葵123 | 来源:发表于2016-10-08 17:28 被阅读0次

中国人全年平均阅读量不到一本书,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该指标相差较大。很难用量化的数据来说明阅读量的多少对国家进步的影响,但在个人身上,通过阅读的确可以缓解焦虑,充实自己。

很多人不读书的原因大多是:

1.很忙,工作家庭一堆琐事,没时间;

2.看不进去,书的信息根本进不去脑子;

3.读完记不住,用不上;

4.读书功利性,短期内看不到效益。

上述几个原因基本上可列为借口,而非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1.读书没时间,看电视刷手机有时间的吧。鲁迅说他不过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作。我们只要远离电视放下手机,把这些时间用来读书,每天的读书时间也是非常客观的。

2.造成看不进去的原因除了心不在焉,被动阅读外,还有一点就是选书。信息的输入是新旧知识建立链接的过程,没有链接点信息肯定输入能力差。所以,选书的时候应考虑系统性,从入门级到大师级,有目的性,以寻求答案为主的阅读。

3.读书不是为了记住啊,记住还占脑内存呢,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用起来,读到某一个可以践行作用于自己的知识点,马上用起来体验,还怕记不住嘛。

4.读书是半衰期比较长的活动,并且需要方法,要系统化,功利性读书只适用于部分方案类书籍,大部分书籍是更新观念,完善认知,获得心智。

那么,我们读书后如何消化呢?

1.读书的目的

读书不是为了读书速度,不是为了翻过每张纸,阅读是为了理解,或说理解是读书的第一目的,只有理解才能有运用。

提高理解能力的方法就是多读,只字不差地阅读。如果做不到,就朗读,默读。即使朗读一本书花费的时间不过十几小时,断断续续地也一周即可。

不要过于寻求阅读速度,刻意训练理解速度。记住,慢,就是快,快,便是无。快速浏览除了浪费时间外于你我没有任何价值。书,读着读着就快了。耐心点,别急切。

2.为什么是读“书”

只有系统化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而书从写作背景、问题、方法、案例等提供的正是系统化的信息。所以,平时应该多看书 而非杂志,文摘等比较碎片化的知识。

3.如何输出

只有输入没有输出的读书活动基本可判定为无价值的。输出可以是写作,解决现实问题,获得心智解放,总之是要慢慢外显化的,这种外显可能是形象气质的改变,谈吐的改变,能力的提高等。

真正实现消化一本书,就是用阅读到的信息演绎联想作用于现实。

如果暂时没有场景用起来,最好的方法便是教给别人,与其他人做分享。为了一场好的读书分享,会引发你主动思考,主动总结,主动演绎。分享的效果比单纯的自己阅读效果要好很多。

为了在阅读中培养思维能力,可以培养向后总结,向前预知的习惯。也就是就一个主题,不断总结输入的信息,并设想下一步作者会讲什么,如何讲。不断寻找差异,分析差异行程原因,提高思维能力。

都说阅读是最高贵的行为,其实,在我看来,阅读应该像一日三餐一样是日常最普通却离不开的行为才是。一顿不吃饿得慌,我们应该一日不读不舒服才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年就是一辈子之如何消化一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nu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