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是根 故乡有情(待续)

作者: 绣岭 | 来源:发表于2020-06-24 17:28 被阅读0次

简书_绣岭_西安

大秦岭千沟万壑,我却深爱看秦岭深山中的一道小沟,一条小河。因为它曾经是祖先拓荒垦田、繁衍生息的地方。它有我青春年少记忆的时光与梦想。它就是我熟悉热爱的故土家乡___笊篱沟。

此图片选自柞水摄影展,若有侵权告知删除

          一、拓荒垦田的祖先

      笊篱沟位于柞水县石瓮乡胜利村。这条小山沟全长二十多里。沟的上游有两条支沟,这两条支沟溪流,于中山寺山脚的南面汇成一条小河,由北向南而去。三面环水的中山寺山下的三条水流像倒写的"人“字形。这里是个三岔河口,也是笊篱沟的中心位置所在。

      中山寺下游不足一里地,有块四面环山,形成近乎圆形的封闭盆地。其地形颇像笊篱形状,所以人们把这条山沟叫做“笊篱沟"。其面积不到0.5平方公里,它却是这条山沟最宽阔的地方。

      二百年前,笊篱沟还是一条荒无人烟的原始山沟。小山沟笊篱地形处是远古山洪暴发,山体垮塌的山石,被大水冲击并淤积形成的河滩石窖。沟里乱石遍地,野兽出没,蟒蛇遍野。小河流水环绕过大小的石块,由北向南流淌。河滩只有靠近两边山脚的地方,才能生长荆棘与杂草。

      我的祖先是这条山沟垦荒、修田、种地、居住的第一人。祖父的先辈,仅有三代人在这条小山沟里居住生息、成家立业并发家致富。

          笊篱沟中段的笊篱地形中,有个大院子,是我祖先修建并曾经居住的地方,也是刘家子孙三、四代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所以人们称之为“刘家院子"。

        刘家院子背靠大山。大山后面又有一条长约两三里的小沟。这条沟叫辛夹沟,位于刘家院子屋后山梁的西面。这条小沟短而陡峭,进入小沟要爬陡坡。其沟岀口在刘家院子右翼。沟口直冲刘家院子,山石淤积,乱石堆积如山,直接威胁着刘家院的安全。因而刘家祖先,沿屋后山脚下修筑了一堵铜墙铁壁的大石坝(人们称之为石摆)。这道大石坝,成功地拦截了辛夹沟泥石流滚落下来的无数石块,使山上乱石在沟口堆积如山,人们叫它坝拦。这道长约50多米的石坝很宽、很坚固,一百多年来保护着刘家院子的安宁。大石坝顺着山脚一直向下伸延到主河道边。由此可见,当年的修筑这一水利工程的艰巨。这是刘家祖辈艰难创家立业,辛勤劳动的见证,也是祖先的智慧与杰作。

        刘家院子是修建在乱石河滩上的!六十年代未,母亲请大舅帮忙在大院子边沿的石坎中修建猪舍。当大舅挖开石坎后,才发现刘家院子的地下全是石沙。刘家院子是用巨石垫高填平的屋基及场院。这证实了当年,祖先是在乱石河滩上面修建家园,拓荒垦田,成家立业的。他们创业是何等地艰辛与不易!

      二、刘家祖先的传奇故事

        笊篱沟有个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讲的是刘家先祖怎样由穷苦放牛娃发家变成了地主的。

    笊篱沟刘家第一代祖先刘宗圣,祖籍湖南纯化人。由于洪水灾害,离乡背井,他由湖南一路要饭乞讨,来到陕西柞水赤脚坪胜利村落脚。他给吴家地主放牛做长工。他每天赶着牛群远近放牧,也经常进笊篱沟里面去牧牛。

      当年这条山沟虽无人居住,却是交通小路,是条捷径,时常有路客过往。

    有一天这个放牛娃,又进笊篱沟里面去放牛。当他正在割草时,看见路上过来了几位路客。他们在附近大石旁边停歇下来。原来是行人累了停下来休息,喝水并吃着干粮。他边吃喝边聊天。其中一位客人的讲话,吸引放牛娃。他感兴趣,于是停下割草,坐在大石后面偷听着。这个路客站起身来环视周围,然后感慨地说:”这里是块好地方!你们看这里四面环山,形成近乎圆形地势,上游有小河水流入。对面的山势很好,有条沟槽且有小溪活水正对这里。这是个聚财聚福的风水之地呀。若有人能在这里安家居住,可大发六十年,旺三代人啊!"

      原来这个人是个懂风水的地仙!

地仙泄露了这个天机!被荆棘杂草间割草的放牛娃听得一清二楚,他十分欣喜,激动万分。路客离开后,放牛娃立即来到他们坐过的地方,环视四周山势、地形。以防备以后再能找见这块风水宝地位置。他随意砍了一根毛竹,插在路客们曾经休息过的地方。然后搬来许多石块,围着竹竿,并垒成环状以做标记。因为这条山沟有二十多里长的河道。若不做标记,以后时间长了,就可能找不准具体位置了。

过了一段时间,放牛娃再次牧牛来到笊篱沟。他惊奇地发现了奇迹!曾经用来做标记的竹棍竞然长活了,而且枝叶茂盛。他确信那个地仙所言极是,这地方的确是个生机勃勃的风水之地!

辛勤劳动、吃苦耐劳的放牛娃,深得吴家主人好感与厚爱。几年以后,他就告诉吴家主人,说自己年龄大了也该成个家了。他想有个住的地方。

    吴家主人说:“你看上什么地方了?尽管直说!"放牛娃便说"我想在笊篱沟里要块地方,搭个茅草棚栖身。"吴家主人慷慨答应,还说:那无人的荒沟,不毛之地,你若喜欢,就送给你吧!

    于是刘家祖先盖好了一间茅草屋居住下来。然后,在周围拓荒、修田、种地。生活慢慢好起来了。接着,他娶了一位寡妇成了家,繁衍了后代。

    短短的几十年,经过两、三代人的劈荆斩棘,拓荒造田,艰苦创业,逐渐把这块乱石河滩变成了可以耕种的良田。由一个昔日逃荒要饭的叫花子、穷苦的放牛娃,变成了笊篱沟拥有几十亩土地的小财主__刘家地主。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故土是根 故乡有情(待续)

    简书_绣岭_西安 大秦岭千沟万壑,我却深爱看秦岭深山中的一道小沟,一条小河。因为它曾经是祖先拓荒垦田、繁衍生息的地...

  • 故土有根,故乡有情

    简书_绣岭_西安 大秦岭千沟万壑,我却深爱着秦岭深山的那道小沟,那条小河。因为它曾是祖先拓荒垦田、繁衍生息的...

  • 连载/故土有根 故乡有情(五)

    简书_绣岭_西安 六、笊篱沟东面的群山 笊篱沟东面横亘着一条又长又高的群山。这条群山绵延了近二...

  • 连载/故土有根 故乡有情(六)

    简书_绣岭_西安 连载/故土有根 故乡有情(六) 七、笊篱沟的中山寺 笊篱沟中段有座独峰山,它就是中山寺。...

  • 连载/故土有根故乡有情(七)

    简书_绣岭_西安 八、柞水古道 所谓古道,就是古代的交通驿道。也就是大路、官道。 谈论古道,柞水人都会...

  • 连载/故土有根 故乡有情(三)

    简书_绣岭_西安 四、 刘家院子的后山 刘家院子背后是一面很高、很长的山坡, 由东南伸...

  • 连载/故土有根  故乡有情(四)

    连载/故土有根 故乡有情(四) 简书_绣岭_西安 五、刘家院子的后沟 大寨山下,刘家院子后...

  • 说起“根”,你会想到什么? 我想到的是故土,生我养我的地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我们很多人眼里,“故乡...

  • 连载/故乡有根 故乡有情(二)

    简书一绣岭_西安 三、刘家院子及其后代 解放前,笊篱沟里仅有刘家兄弟俩家与几家佃户、长工。刘...

  • 连载故土有根故乡有(八)

    简书_绣岭_西安 九、笊篱沟是古道一段 笊篱沟自古就是一条古道,却鲜为人知。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柞水县没有公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土是根 故乡有情(待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xd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