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的一些核心技能&工作方法
一、 如何让才能找到“掌控”运营指标的感觉
1、一个特别特别靠谱的运营在着手解决问题开展工作的时候,会尽力让70%以上的事情变得对自己是可知可控的,只留下30%的不确定。而一个靠谱程度还没那么高的运营,则有可能正好相反——他会把70%的事情付诸于不确定。
2、目标拆分:围绕着一个大目标的所有工作任务都拆分到极细、极具体。
拿到目标或者运营指标后怎么做?
1)界定一下这个指标是由哪些分支指标或要素构成的;
2)判断这些分支指标/要素是否还存在可提升空间;
3)具体思考,如何要提升某个分支指标,需要将其细拆分和落实为哪些具体的运营手段?
二、 一个运营必须具备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意识
很多产品是20%的用户贡献了80%的价值。运营者需要把至少50%的精力用户关注这些重点用户。
1、数据对运营的价值
1)数据可以客观反映出一款产品当前的状态好坏和所处的阶段
2)数据可以反映出产品的问题所在
3)数据可以帮助你找到达成目标的最佳途径
4)精细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你通过层层拆分,对用户更加了解,也对整个站内的生态更有掌控力
5)数据当中可能隐藏着一些潜在的能优化产品的信息
2、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
1)维度(即具体的数据指标)
2)度量(去看待这些指标的不同角度)(需结合核心产品功能来思考)
3、借助维度和度量做评估的出口
1)判断数据是否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异常情况
2)为了给自己的运营工作找到一些方向性的指导
三、关于内容的运营
内容运营即“持续关注内容从生产到消费再到流通和传播的全过程,并通过自己撰写、编辑、组织加工、外部渠道传播等一系列手段去更好地促进这个过程的发生。”
1、 内容的定位、调性和基本原则
永远关注两条线:短线、长线。
短线:尽一切努力促进内容的被消费。
长线:以一系列长期、持续的内容为载体,面向用户建立起一种识别度和信任感。
定位和调性
明确你的内容边界,并给你的内容打上某种风格化的标签,这便是定位和调性。
一旦定位和调性确立,则可以大大降低以后要去建立用户认知的成本。
内容定性和调性的难点
1)给内容的调性找到显著的不同和差异所在;
2)“找准调性后,怎么做?”
内容生产的三大基本原则
1)确定内容的主线;
2)用图文/图表去表达内容中逻辑较复杂/需要对比/需要传递某种特别感觉的部分;
3)通过大量事实型的描述来做好铺垫和引导,围绕用户的感知来表达/叙述。
2 、UGC型的内容生产生态如何持续
内容初始化
少量用户加入生产
内容生产者激励
更多用户进入
鼓励和引导更多用户加入生产(在产品和文案等各个层面加强引导;不断制造话题,借助话题来引发用户参与的意愿;通过“造典型、树标杆”的方式为用户树立榜样。)
3、 PGC型的内容生产生态如何持续?
内容生产流程:选题策划➡资料收集&整理➡内容加工生产➡内容组织&呈现
选题策划:
1)对知名对象的吐槽
2)对经典案例/对象的专业深度分析
3)颠覆认知式的观点、论点
4)热点事件的差异化视角解读、分析
5)数据、盘点、预言类
6)共鸣性问题解读
7)与星座、八卦等大众话题结合的娱乐类内容
8)精彩故事、段子类等消费娱乐性内容
4 、如何思考内容的组织与流通
(一)内容的组织
1.单篇内容的组织&标准建立
2.相关内容的聚合
3.整体内容的导览和索引
4.核心拳头内容的呈现
(二)内容的流通
对内流通的常见做法
对内流通:在你本身的产品内部,内容可以如何更好地流通起来并与用户形成匹配。
(1)内容运营人员的认为干预和组织
(2)算法的智能推荐
(3)依靠用户关系和用户行为
对外流通的常见做法
对外流通:即如何通过一些机制或手段,让我们站内已有的内容可以流通到外部平台去。
(1)设置机制引导用户自发对外扩散;
(2)运营人员主观挑选部分优质内容,分享到第三方平台。
四、 转化型文案的常见写作方法
(一)什么是转化型文案
文案的目的是特定的,它的意义就是引导用户完成某个特定行为,俗称转化。
(二)短文案的写作
· 分析事情本身够不够刺激?
· 是谁来分析?
· 是怎么分析的?
· 相关分析和事件还可能跟谁有关?
· 理解了这个分析,可能带来什么?
· 「被」强力背书
(三)中长型文案的写作
方法一:引起兴趣----激发兴趣----勾起欲望----促成行动
方法二:代入情景----引起矛盾----提出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方法三:把用户在一个转化型为钱可能会面临和思考的所有问题都依次列出来,一一解答。
转化型文案撰写的核心原则:
先帮助用户建立认知,即确保用户能够看懂你的文案,在这个基础上激发用户的转化。
五、为何说“标题党”和“段子手”们都很难成为内容领域的顶尖高手
1、内容的价值正在回归。
2、内容本身的最大力量在于其通过持续内容输出面向用户构建起来的某种强烈的“信任感”。
3、好的内容或媒体,承载的是信息、思想、只是、价值主张等,而不是单一的资讯。
4、内容的核心打动力,来自于内容生产者不同于他人的、极度细致入微和深度的精力、体验和思考。
六、 “用户运营”的逻辑、策略与工作方法
1、 为什么会有“用户运营”这个职能存在
宏观上,用户运营的核心:1)开源;2)节流;3)维持;4)转付费
微观上,用户运营存在的原因:1)任何一项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需要对其用户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维护,以便实现用户价值的最大化;2)对于一款互联网产品而言,往往需要对于其用户行为进行更加精细的引导和管理;在互联网产品中,“用户的持续使用”才是给产品带来价值提升的核心要点,而用户对于产品的使用方式,往往又非常多样,甚至很多时候,如果用户使用产品不当,不仅无法令用户获得价值,还会给产品本身带来伤害。3)在互联网的世界中,用户与用户之间可以互相影响,运营工作可通过“让一小部分用户来帮助我们影响更多用户”来开展;4)相比传统行业,互联网产品天然拥有更加丰富的用户行为数据。
2 、面向较大规模用户的整体运营
1)、针对用户建立优质的成长路径
2)、针对现有用户进行用户分级(即分类),把运营变得更为精细化
用户属性(一个用户身上具备的某些与你的产品无关的自然特征,比如地域、年龄、职业)
用户关键行为(一个用户在你的产品上可能会产生的一些与主要产品功能相关的使用行为,比如购物、浏览、转发)
对用户进行分类管理的常见方法:
a、先界定出你在站内用户身上有哪些关键属性和站内的关键行为,把对应的数据提取出来;
b、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主要是在“用户属性”和“用户关键行为”之间找相关性;
c、一旦在“用户属性”和“用户关键行为”之间找到某种明确的相关性,则提取标签,针对性地给他们推送,带来更好的付费转化率。
3)、针对用户设计面向用户行为的激励体系
用户激励体系,即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或约束导向的产品机制,更好地鼓励或引导用户在你的产品站内发生特定的行为。
WHEN:什么时候做用户激励?
在需要提升用户活跃度或需要引导用户完成某些特定行为的时候做。
激励体系本身属于外部激励,外部激励对内部激励有挤出效应。
WHAT:关于激励体系如何做?
a、要明确用户的哪些行为需要激励,并围绕着他们结合前面提到的方法梳理出来一条用户成长路径,结合这个路径搭建出来一套用户等级及对应的任务等;
b、搭建一套虚拟物品或虚拟货币体系(包括积分);
c、激励体系搭建出来后,要主义加强每一个环节上的用户引导。
HOW:设计激励体系时的原则:
a、一开始尽可能简单,能做到可以刺激现有用户即可;
b、尽量让用户有清晰的目标和对目标的可控制感;
c、如果是做了积分或虚拟货币,要注意整体系统积分发放和用户积分消费之间的平衡。
不要试图一次性完成一个完美的激励体系。
4)、将沉默用户转化为活跃用户
工作步骤:
a、分析流失用户
b、制定找回策略
c、根据策略确定召回内容(文案撰写等)
5)、通过部分用户带动全体用户
3、面向较小规模特定用户的针对性运营
UGC型和平台型产品的运营思路
1)首先明确你需要重点抓取的用户是谁(一般是有能力提高高质量内容/服务的用户,且其内容容易得到用户的肯定和喜欢);
2)明确这部分用户要在站内发生什么样的行为可以起到标杆、示范作用;
3)明确能够给予用户的维系和激励手段,通常包括:人际关系维系、情感维系、价值提供。
新产品冷启动的种子用户运营
要点:
1)需要定位清楚你的产品适合的种子用户,并想办法找到他们;
2)要做好对于这群用户们的维系,建立起它们之间的强关系。
具备传播拉新能力的用户分类
1)类Geek、发烧友人群(共建热情高)
2)目标领域中的顶尖公司、单位、组织等成员(KOL效应)
3)学生党
4)美女
5)在某方面的需求强烈程度异于常人的人
6)中小V(大V请不动)
七、 关于用户的增长与推广
用户增长来源:
1)依靠内容铺设带来的用户增长;
2)第三方渠道推广&广告投放带来的用户增长;
(做好第三方推广需要清楚的几件事:
· 第三方渠道上的信息展示规则是怎么样的,如何能够让你的推广信息被展示到这个渠道中;
· 是否能够利用规则本身,通过你自己的某些行动来加强你的信息在该渠道中的曝光量,或者让你的信息展示变得精准;
· 如何加强用户看到推广信息后的转化率。)
3)通过活动、事件等营销传播📣带来的用户增长;
4)依靠PR、品牌传播等带来的用户增长。
八、 关于撬动用户互动参与意愿的8个指导原则
1)物质激励
2)概率性事件
3)营造稀缺感
假如你发现一个东西对于用户的吸引力有限,潜在思路是:给它添加一些边界,通过让它变得更加稀缺来带给用户更强的行动动机。
4)激发竞争意识
案例:微信运动步数比拼
5)赋予用户某种炫耀、猎奇的可能性
想要用户基于自己的社交媒体进行传播,基本离不开“炫耀+猎奇“这两种心理。
6)营造强烈情绪&认同感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非冷冰冰的营销文案。
7)赋予尊崇感&被重视感
案例:带有用户名字的专属海报
8)通过对比营造价值感
核心逻辑在于:通过一系列对比,突出某个产品或某项服务的超值感,进而给予你一个进行决策的理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