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七国才出一门》

作者: 熊杰松 | 来源:发表于2018-05-25 15:57 被阅读8次

        我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会问我,你的术数都是从哪里学来的,有没有师父教授?你这么年轻,术数学了多少年了?

        今天,我正好来详细的说一说我技艺的出处。首先明确一点,我的所有技艺都是源于兵家典籍。兵家,就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兵家,代表人物就是孙吴子。有人会说,《孙子》、《吴子》我们也读过,也没有找到你所说的术数与遁甲呀!

呵呵呵

        如果,你的意识当中兵家,仅仅只是《孙子》、《吴子》。那么,你就该去好好度娘一下,兵家的概念以及兵家所有流传下来的典籍。我这里并不是贬低《孙子》、《吴子》的价值,而是这些仅仅是兵家的入门指导思想(就像学英语要从音标开始一样),具体的实践运用如果不了解,那么肯定就是纸上谈兵没有意义。


        下面,我略微来介绍一下兵家的起源。兵家,即专门研究军事战争为主的派别,在古代战争中,多为农民武装械斗,按常规思维,那就是人越多,械斗的武器越多,赢得胜利的机会就越大。而兵家的理念正好相反,即如何实现人少、武器匮乏的情况下,来夺取最终的胜利,简而言之,就是如何实现以少胜多。

        淝水之战之所以载入史册,就是因为完美的诠释了兵家以少胜多的理念。但这不是第一次,历史上第一次实现这一理念的战争,应该是黄帝战蚩尤的涿鹿之战。任何一本书中记载,蚩尤的形象都是,人马强壮、武器精良,占有绝对优势。但是,历史选择了黄帝轩辕氏,并不是因为轩辕氏天命所归。而是,黄帝轩辕氏掌握了以少胜多的兵家核心思想。

        那么,这核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己方的队伍组织形式是否达到令行禁止,后勤辎重的供应以及部署,通常也被称作运筹帷幄;第二,就是借助天时地利人和对敌进行精确打击,这其中就包括各种各样的战术、阵法、间谍、情报等内容,记载于《阴符经》。而这就是三式术数的起源,奇门遁甲、大六壬、太乙术,无不源于此书。

        由于年代的久远很多古兵法都已失传,这失传的仅仅是文字的载体。而技法则是会代代传承下去。就好比农民种田,并没有很多典籍和文献的记载,即便有文字记载,普通的农民也目不识丁,但是农民依然会具备耕种的技艺。就像孔夫子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下面来说说兵家一些相关典籍:

基础篇:《孙子》、《吴子》、《六韬》

中级篇:《武经七书》中的《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太白阴经》等

高级篇:《武备志》

        术数大六壬,历来为兵家所重视。如六壬名家陈公献,便是武人世家出身,精于兵法术数。学兵不识六壬,如种田不识苗圃。

相关文章

  • 《兵家七国才出一门》

    我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会问我,你的术数都是从哪里学来的,有没有师父教授?你这么年轻,术数学了多少年了? ...

  • 悲屈原

    七国纷争各为雄,攻城杀将更无穷。 远交近伐兵家事,合纵连横辩士功。 怀帝北行秦得志,屈平南放楚成空。 湘江浩荡东流...

  • 兵家

    六韬三略平天下 阳谋奇策定江山 血流漂杵百草赤 兵家对弈举国殇 (客星之尘) 2017.03.21. 夜 于 松江之阳

  • 家庭的熏陶,对自我的养成很重要

    世间之事果真神奇,一门出将才,一门出英烈,还有一门出文豪,自然就有一门出艺术家。 杨家将的故事想必大家已经耳熟能详...

  • 兵家梅花

    雪帅的梅花图,看看这兵家梅花,真的是铮铮铁骨,卓尔不群。晚清四大名臣,从个人角度讲,最欣赏雪帅彭玉麟。他与梅姑的千...

  • 听课笔记

    54. 惊险的“七国之乱” 主讲:姜鹏 “七国之乱”是爆发在汉景帝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所谓七国,是以南方的吴...

  • 才出虎穴

    才出虎穴, 又入狼窝。 弱小的命运, 就是在夹缝中生存, 在奔逃中担惊受怕。 为什么 我不是只狼呢?

  • 《中国通史壹》之二四|军事家和纵横家28/30

    军队人数的增多、兵源的变化和武器装备的进步,让战争变得更为残酷,也让指挥战斗日益成为一门艺术。兵家在战国时期得到长...

  • 三姬分金

    七国天下,我要九十九

  • 兵家史学

    兵家史学 立国纲要 帝王经略 天下熙攘,名来利往,危则共济,安则相图,国以危而建,城因战而筑,利小则得不偿失,难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兵家七国才出一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tu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