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导师的力量在于他们能唤醒我们内心的真谛,多年后通过回忆其当初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可以重新点燃的真谛。如果与一位伟大导师的相遇,使我们在内心发现了教师的真心,那么,回忆当初相遇的情景可能有助于我们重新建立起教学的信心。 好老师交给我们的知识会淡忘,但对好教师本身我们却长久铭记。(《教学勇气》读书摘记)
我也想说:学生对老师好和坏的判断标准与他所教给我们的知识没有半点关系。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上高二分文理科的时候,我选了理科。因为成绩较好被选调到了实验班。我遇到了不一样的班主任。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呢?或许也是我的偏见。他总给我一种不把选调生看眼里的感觉,可有可无,甚至是多余和负担,而对于原来的学生呢就嘘寒问暖。这样的感觉令我很不舒服。和一起进来的几个同学聊天才知道原来我们有一样的感觉。我们以年级前80的名次欣然进入实验班,最后却已高考落榜结束。我们能力有限是一方面,但对于我而言,进去实验班遇到他就是毁灭性的灾难。因为他的偏见,我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我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和信心而言。我的高二学习生活简直就是黑色的空间,到现在一想起来都觉得生不如死。
客观地说,我水平有限是主因,但是从一位老师备受关注的拔尖的学生,一下子到另一位老师可有可无的学生,这种极大的心里产生的落差,真不是滋味。那时候我赌气过,我抵抗,我反感,但是做的再好都不会有什么变化。那时候我还不会用自己的长处去弥补自己的不足,我还没有自我认同和完整。后期,连听他的语文课我都倍受煎熬。上班以后看那时候多不懂事啊,何必呢?原来,我也曾把自己迷失在不属于自己的一种自身认同中,这真的是一种痛苦的,甚至连大声咆哮都没办法拜托的阴影。
我在这一刻幡然醒悟。我以百倍的勇气面对此刻的醒悟。如作者所说:这是一种痛苦的,需要勇气去面对的醒悟,但也是一种有着健康成长前景的醒悟。
如果,我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比当时的我年龄小一倍的孩子,对他们的心灵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对他们来说,这么小遇到我,比之当初的我,难道不是更大的灾难吗?所以,之前有的苗头趁着还有机会去弥补,没有的今后继续保持。
我现在完全是个有自我认同和完整的成年人,我要做的是:转过身来,蹲下身子,把好和爱给予我遇到的每一个孩子,期望成为他们纯正心灵的导师,进而获得更好的自身发展。
期待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