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句话是在我5年以前高中毕业的时候看到的,那时候就觉得真他么经典,赶紧抄在了我的日记本上。
好吧,我应该补充一下背景知识。
5年前我高考失败,考上了专科。喜欢了3年的男生喜欢我的闺蜜,然后闺蜜告诉我我们三观不同,还是做普通好友吧。然后在漫长的三个月,单纯天真如傻逼一般的我遇到了2个渣男,觉得自己的一片痴情被伤的体无完肤以后,决定这辈子都不要再爱上谁了。
你看,我是不是很傻?我可以选择不爱,但是不能放弃爱。
先择放弃,虽然有“放弃”这个词,但是在“放弃”以前,人家好歹还是有“选择”的。至少,这个机会是使用了。
但是,放弃选择,“放弃”在前。意味着,放掉一个机会。
这是两者本身的不同。
很多时候的我们,也不是第一时间就想放弃选择,只是我们慢慢拖,一直想着“等风来”。说的好像我们以前生命力每一次没有成功,或者没有做到我们期望的那么好都是因为“差东风”。
东风很冤,关我毛事?你们这群愚蠢的人类。
《巴黎评论》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一个小姐,不能有感觉了再接客。一个作家,不能有灵感了再写作。一个员工,不能有状态了再工作。接着接着就有感觉了。写着写着就有灵感了。干着干着就有状态了。投入一件事,才会有无限可能,等,是等不来的。
初闻这句话,我暗自偷笑一番,这不就是伦家吗?结果看到同事也在偷笑,不对,是说我们很多人。
我们很多人都喜欢用“没有感觉”来企图暂时逃避某件事,然后等到下一个自己许诺的时间节点,又再一次找一个理由逃避。
可怕的不是事情一直没做,而是,我们的负罪感,内疚感会越来越深,紧紧的缠绕我们。
好吧,比如说我。我明明可以做到日更文章,只不过这样一来就意味着我每天不能刷朋友圈,不能看微博,不能看小视频,别想多了,我说的是TED演讲。每当我刚刚立好了flag,结果当我看到“你知道今年夏季小背心怎么穿嘛?”“周冬雨就是这样女大十八变的”,明知道即使我这样穿了,也不会有任何新鲜感,但是我还是忍不住点进去。
为什么每次举反例我都用的我自己?fuck!
其实,我们都知道,看那么多八卦,王思聪的狗可可都跟我们没关系。但是我们还是忍不住会去看,为什么呢?因为看八卦完全不动脑子啊,这是我们的精神零食啊。可以让我们有一种精神上的饱腹感。
如果把知识比作精神食量,那么他们就是精神零食。
更多的时候,我们为了让“感觉”这个词变得理由更加充分一点,我们会再多说几句。比如,需要的资料还没有搜集全;比如,整体思路和框架还在思考中,不是很完美,想再继续想想;比如,还在学习......
但是,我们扪心自问,如果有一把刀架在我们脖子上,今天出不来方案,就得去死,那么,在你现在资料还没搜集全,框架还没想好,还在学习的阶段,你能不能拿出一个稍微能见面的初稿?
答案一定是可以的。
那么,回过头来,造成我们很多时候效率太低,拖延症一犯再犯。即使任务很紧张,我们也很着急,但是东西出不来的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想一步升天。哦不,一步登天,是说怎么怪怪的。
而在我们慢慢学习,慢慢优化的时候,其实又很容易跑偏。比如,我们看书,看的好好的,弹出来“那些抓得住自己爱情的女人实际上早就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啦”“马伊俐又一次被出轨”噢,天哪,这些像鸦片一样的标题告诉我,有什么理由不查看详情?
所以,我们是时候从心底里告诉自己并且接受一个现实:许多事情不可能一招搞定所有。所以,先去做,即使拿出来的东西不是很完美,即使,拿出来的东西有很大进步的空间,即使,离最后的定型有很大很大的距离。
我们从小接受的“完美”标准,导致我们在思考很多方案的时候,头脑里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需要顾及的利益方太多,需要衡量的意外因素太多。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想的周到,但是,造成的结果就是,可能我们觉得倾尽了全力设计出来的东西仍然有很多漏洞需要完善和修改。这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导致我们的进度很慢很慢。
所以,当你设计一个方案时,不要花太多时间在于构思和创想上,先去做出来。做出来才能知道有哪些不足,才知道怎么去改进。
所以,不是想好了再做,而是,先实施,边做边改。就像小姐接客,只有实战才能知道哪种姿势最舒服。任何事情,你不去实践,就不可能知道最完美的样子是什么。你越是想一劳永逸,就越是会花更多的时间在“一劳”上。
好了,现在请闭上你的眼睛好好回忆一下你的前半生。有没有哪些是你从开始是想慢慢来,结果慢慢来的路上就想停一停,歇息一下。就这样,走着走着,卧槽,你终于觉醒了:我为什么要这么辛苦走这条路?
然后,放弃选择。你连一个岔道口都没走到,你就放弃了。
我还记得大一刚进校时选课,寝室的同学都选了交谊舞作为体育课,我在大家的怂恿下不是同样果断选择,而是拿起手机打电话问我姐姐,我选交谊舞好不好。因为我很害怕找不到舞伴,或者跳不好,或者被大家笑话姿势不好看。毕竟我要上一个学期啊。
结果是,等我打完电话,已经没有我的名额了,于是我只有选择了女子必修。后来我自己想了想,真傻啊。就算我没有舞伴,被人笑,姿势不好看,也就一个学期,又不是一辈子。可是我没有立刻选择,导致每次我一个人去上体育课。
这样的事情多吗?超多。比如,想着给爸妈打电话,可是觉得还有很多事,甚至,刚刚更新的电视剧都在那里召唤你。于是打电话抛到了脑后。电视看完了,就已经晚上12点多了,那就不打电话了吧。于是,就这样,说好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出现在你身上了。
其实,一切都源于,你总是没有打个电话,让他们听听你的声音,听你叨叨几句。更可怕的是,你还每天都在想着,我要给爸妈打个电话。这种愧疚感,每天都在跟随你。其实要消除很简单,只需要你在拉屎的时候给他们打个电话——如果你觉得你真的没时间,拉屎总有时间吧。
还有什么呢?总是告诉自己,等下一次……我就去表白。结果,一等就是她已做了别人的新娘。再然后,待她已经做了妈妈,你才知道,她曾经爱过你,好几年,一直在等你表白。
你突然觉得自己好傻好傻,干嘛要把自己的幸福横架在与你们幸福完全无关的事情上。她爱的是你,不是你的销售额,不是你的业绩,不是你的年终奖。只是你,你本身。你一直想给她的,恰恰是她最不在乎的。
这才是爱情最大的讽刺。
你没有输给任何一个别人,而是输给了你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喜欢给自己定一个大大的目标,比如,一个亿。做不到一个亿,就觉得自己很失败。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呢?比如,一万?
小目标实现起来更轻松,压力更小,所以你更容易实现目标。反观大目标,好是好,但是时间占据拉的很长,久而久之,你没看到一个亿,就连一万也都不想奋斗了。
但其实,你似乎没想过,你学着别人要一个亿,你要干什么?其实你不需要那么多,你只需要有房有车,家里小康,阖家幸福安康,就够了。
所以,当你对一件事没有动力去做的时候,不妨改变一下目标试试。
再讲一件小事,它改变了我很多事。
那是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学校举行一个征文活动。第一次公布出来的进入初赛的文章里面没有我,但是有我很喜欢的男生的文章。我很想和他的文章放在一起被展览出来。
然而,第一次交的文章,我的不合格。当我得知我的文章不合格的时候,我只问了老师一句话:还有时间吗?我可以改了以后再给您吗?得到老师肯定的答复以后,我就回去改文章了。
第二天一大早老师还没来我就把作文放在她的办公桌上。后来下午我去找老师,看到老师正在把我的文章打到电脑里。我当时还是礼貌的问了老师:文章合格了没有?老师笑着说,非常好。
后来,当然如我所愿,我和他的文章放在一起展览出来。
虽然最后我和他没在一起,但是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
想到就去做,抓紧机会。只要有机会,就有翻盘的可能。而机会,只给那些一直在路上坚定前行的人。从来没有什么所谓的好运,如果有,那也是机会来的时候恰好你有实力。
所以,不要放弃选择的前提是什么?一直做,立刻做,做到最后,每天认真的努力,不是瞎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