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爷爷有三个儿媳,但生前的饮食起居都是我妈一个人照顾,可我爷爷最不满意的就是我妈,每次放假回家总要拉着我一通哭诉,十分委屈!
这明显是不符合逻辑的,你看,几十字的叙述,两个转折。难道真是做得越多,错得越多吗?我开始观察我妈。
老妈很勤快,手也巧。她是个裁缝。爷爷的被褥换季就要大洗一次,那时候没有洗衣机,全靠手洗,棉质被单吸水,拧起来有千斤重。还免不了要缝补,衣服也不例外,而且这种不带扣子的旧式衣服,缝补起来特别费事。但这些都不算事,她总能料理得妥妥贴贴。爷爷晚年身体不好,伺候吃喝也是老妈的事,都不在话下。作为一个农村儿媳妇儿,做到这样,至少能打90分吧!可爷爷总是不买账。
原来啊,老妈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嘴不闲着,她要反复强调自己很累很不容易,身上这里不舒服那里也不舒服,还要伺候“老家伙”!为什么另外两个人不管也不问呢?脸上的表情也是不自然的,总拉着脸,像个讨债的地主婆,爷爷形容那叫“猪头狗脸”。
对家里其他人也这样,老爸和我们几个孩子轮番着从她嘴里进进出出,我刚开始还有种负疚感,觉得老妈吃了不少苦,要多安慰她,尽可能听话,替她分担一些家务。时间一长,也烦了。就问她,你那么难受,为什么还做呢?不如啥也不管,我们还落个清静。
我有个初中同学小C,是个勤劳贤惠的女生,大眼睛小酒窝,属于楚楚动人那一类。去年生了二胎。最近一两年,我们聊天的主要内容,就是她吐槽她老公和婆婆,然后我帮她出馊主意,去治她老公和婆婆,一段时间失败了,我们再来讨论有没有新招。吐槽内容没有什么创新,就是老公太懒,回家啥也不干,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自己照顾孩子,婆婆伺候完儿子就做甩手掌柜了……后来,老公对她越来越冷漠了,婆婆也开始满小区数落她的不是。
听得多了,耳朵开始起茧,我逐渐发现,她和我妈,原来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在为这个家,为每一位家人,毫无保留地付出着。从行为上看,她们都是非常称职的贤妻良母。
到底是什么导致她们吃力不讨好呢?
有机会接触了一些修行的人,经人稍加点拨,自己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我终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付出者,每个人都是接受者,在付出和接受之间,有一个动态平衡。修为越高的人,付出越多,索取越少;修为越低的人,则反之。
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种是全然付出的人,另一种是全然接受的人。全然付出的人,不会想到索要回报,全然接受的人,不会想如何回报。典型例子,就是哺乳期的母子或者母女,母亲发自本能地给予母爱,不求回报,就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在老人倒地后,扶起来不会被讹的年代,我们扶起一位老人,或者牵着一位陌生老人过河,还给陌生人一样失物,都会特别开心,因为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你根本不图对方回报你什么。
相反,索取和被索取都是非常难受的,时间越长越难受。索取,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乞讨。前文提到的两位女性,看似在付出,其实是在以付出的名义索取。索取别人的认同、理解和肯定,她们通过这种方式强调自己的重要性,不允许别人忽视她们的分毫价值。本质上是由于内心不富足,自卑!
根源在于幼年缺爱
女人千万不能缺爱,尤其在孩童时期,父爱母爱哪怕缺乏一分,这个女人都会用一生去寻找,通过各种形式。我妈生于农村,是后妈的最后一个女孩儿。小C生于城镇,家里四个孩子,排行老三。都处在特别容易被忽略的位置。来自父母亲的关爱,是不足够的。
缺爱的成年女性,有两个典型表现
第一,控制欲强。选老公不选自己欣赏的,要选老实的,对自己好的,自己能不能持续对对方好,不知道。不确定自己对对方是不是真爱,未知。在婚姻生活中,喜欢唠叨,不允许别人对自己有任何挑战意见。安全感弱,总觉得会失去很多东西,虽然可能自己并没有拥有什么。
第二,妒忌心强。妒忌别人比自己漂亮,妒忌邻居家买新房了,妒忌闺蜜儿子考上好学校了……更妒忌和自己亲近的人,甚至连孩子,兄弟姐妹都在妒忌之列。正应了洪应明在《菜根谭》里所说的,“忌恨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
我经常到访谢姐的心理咨询室,听她分享了很多关于女人缺爱的案例。其中不乏离婚的,濒临离婚的。严重缺爱的女人,无异于一个能量黑洞。越接近她,你的正能力耗损得越快,越容易受伤,最后往往选择敬而远之。
我就是这样的女人,应该怎么办?
如果你就是这样的女人,也不要觉得到了世界末日。解决起来其实并不难。自身问题,最难的是自我觉知,身边人都不愿意接近你,你还浑然不觉,总觉得都是别人身上的问题,那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要想别人帮你,你要先伸出自己的手才行。
其次,明确定位,你是妻子,是母亲,不是保姆,佣人。家务应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如果老公不能按时完成,也不要去擦屁股,懒人都是惯的。孩子做家务是非常重要的锻炼方式,可以促成孩子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请不要剥夺孩子的成长权利。
我最初也是不喜欢做家务的。后来有了女儿,老婆跟我说,孩子是向父母看齐的,她未来找老公会参考你的言行举止,我一听全身打了个激灵,我要是个懒人且大男子主义,我未来的女婿岂不是也可能这样?那我女儿不就成了一个受气包?那不行,于是乎我开始洗衣服做饭,只是想告诉女儿,做家务,也是男人分内的事,你以后可别找个大爷伺候着啊。
另外,有些事,不想做就别勉强,做就别怨,怨就别做。时刻问自己,真的爱孩子?真的爱老公?真拿老公的家人当自己家人?
最后,学会爱自己,加强学习。从小缺爱怕啥,先自己给自己补,有钱了先把自己该花的那一份计划出来。让自己更好是一种责任,这意味着你给了老公一位更高质量的爱人,给了孩子一位更优秀的母亲,给了父母一个更快乐的女儿……你怎么能不变好呢?
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学习,哪怕读一本书,也可以富足心灵。还可以参加一些禅修课,情感修炼课程等等,让自己得到成长,增加修为。久而久之,你的气质和自信心就会得到提升。一位内心丰盈的女人,到哪里都受人欢迎!
为何你付出那么多却没人说你好?其实是个伪命题,如果你付出是为了别人说你好,不如问问自己,你为何要付出?
【情感专栏文章】
网友评论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女人千万不能缺爱,尤其在孩童时期,父爱母爱哪怕缺乏一分,这个女人都会用一生去寻找,通过各种形式。我妈生于农村,是后妈的最后一个女孩儿。小C生于城镇,家里四个孩子,排行老三。都处在特别容易被忽略的位置。来自父母亲的关爱,是不足够的。
——
好文章!
但这段以后,不完全赞同,其一这是心理学观点,有待商榷,其二又把原因怪罪于外因或者远因了,于事无补,甚至和文中两位女子有点像。
想我真是愚钝了。
对此深有感受,我妹妹就是这样的人,她排行老二,可能受关注少些,一直负能量能爆表,天天出口便是老公不疼,婆婆嫌弃,儿子也要“杀了她”,仿佛全世界都欠她的。每次打电话就是抱怨,如您所说,就是一个能量黑洞,我自认为自己满满正能量,也实在难以抵挡。如何劝说、给她分析、讲道理,人家根本听不进去,自顾自陷入自怜自艾中。后来我尽可能不接她电话了,真是伤不起。
做得多怨得多不落好,恶性循环
后来改了,天地一下子宽了😋
家务不是女人的事业!必须分工明确!
读了这篇文章,受益匪浅!
阁下是很好的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