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含山含水的地方多是汇聚灵气的地方。有水就会有桥,桥梁作为连接此岸彼岸的纽带,既具有水的轻盈灵气也具有陆地的敦实厚重。没有水的古镇会失了灵气与温婉,没有桥的古镇则会失了岁月与沧桑。去金泽,不能不看桥。
我走过许多江南古镇,见过许多江南的桥。唯独在金泽,见到不一样的烟火。

金泽镇不大,相传昔日有穑人获石如金,故曾取名“金石”。小镇位于上海西南角淀山湖畔,众多江南古镇环水毗邻,说不上独树一帜。在星罗棋布的江南水乡小镇中看似不起眼的金泽镇却是大大有名的桥乡。据史料记载,金泽原有“六观、一塔、十三坊、四十二虹桥”,且有“庙庙有桥,桥桥有庙”之谚。每一座桥梁不仅各有特色,而且都与寺阁庵庙有关。如今绝大部分寺庙已废,但当年的桥却风姿犹存。
金泽的桥很亲近人,许多路通往东方和西方,随便哪一条都可以走到那里。近郊菜园子里郁郁葱葱,一小块一小块的土地里长着萝卜和青菜。一条水泥路从此穿过,沿着水泥路就可以走到颐浩禅寺。寺内几株高大的银杏树在碧蓝的天空中招展呼唤,像是有千万只蝴蝶在高空飞舞。“等闲日月任西东,满地翻黄银杏叶。”禅寺里的南宋银杏800多年来一直默默守护着寺院,两两相望,不喜不悲。姜黄色寺庙颜色从银杏树下一直延伸到河边。穿过一处小门厅就可以看到桥,这是朝见金泽古桥的走法之一。
有一座桥平时看似无奇,如果适逢雨后初晴,阳光照射桥身,桥身会发出熠熠闪烁的紫色光芒。原来桥上石块是采用紫石铺就,这也是宋代江南石桥的一大特点。也许正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深藏于内的做法使得这座普济桥得以存续700多年的岁月。七百多年有多少人撑着伞从此经过,少年转眼耄耋,一座桥里该有多少故事多少往事。金泽镇中无人不识无人不知,当属这座普济桥。


普济桥的建桥设计,也很有讲究,单拱圈圆弧形,造型简洁优美。它的拱圈砌置,与河北省著名的赵州桥相同。自宋代以来紫石造就的桥体已多有修缮,杂有青石花岗石等。俯身细看桥身,还能看到业已模糊刻有花卷的紫色石块和雕刻残缺的探头。
手摇船慢慢从桥下经过,摇船的都是当地人,船也是自家的船。对每一座桥如数家珍。坐船十块,摇船的人多半会唱歌。船家一边摇撸一边讲金泽的故事讲桥的故事。讲着讲着,摇船的人就会唱起来。不知道是唱如今的寂寞还是曾经的往事。
这里的人爱桥,爱得令人难以置信。闻听有座桥的桥身有贵重的金丝楠木做梁,堪比万金!我在桥上来回走了两趟,希望能在这艘万金之躯上不动声色不受诱惑。桥面只有两米多宽,没有引桥的桥阶,没有栏杆,据说当时元代蒙古骑兵可疾驰而过。
这座桥就是迎祥桥,构造形式颇为独特:用长青石5块并列组成石壁式桥柱四条立于水中,形成五桥洞。石壁顶面横置石盖梁,梁面琢有半圆形凹槽,以稳固地搁置五根25厘米粗的楠木梁,上部桥面结构由砖木组成,在楠木梁上横铺枋板。枋板上密铺用石灰糯米拌浆砌成的青砖,形成砖体桥面。两侧采用水磨箩底砖覆贴,既可保护木梁,又增加美观,还能起到压重稳固作用,桥面两坡有踏级。

世事变迁,如今我们见到的桥已是后来重修的桥,桥下仍有楠木。这座美丽的桥跨越水面,如同长虹卧波。有桥待月,有月望桥。“月印川流,水天一色”造就迎祥桥“迎祥夜月”的美好景色。金泽镇人民政府在桥南一百米处,建造了一座大型水泥公路桥。一般的载重过桥,均走公路桥,以减轻历史古桥的负荷。在古桥的东南面,另辟园地,建造古亭,栽种树木花草,供游者赏景休憩。古亭上有对联一副:“虹影环空如入画,水天一色合吟诗”。
迎祥桥一侧连接曲径通幽处,金泽工艺社门口两尊古代留存下来的石狮守候门前。须弥座已无,威严仍在。工艺社专门培养研究金泽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以来的庙会文化比如宣卷和商榻阿婆茶得以延续传承,每年农历三月廿八和九月初九金泽庙会都会重演历史剧目。台上人们表演堂明,桥下打醮祭祖,空气里回荡着水乡原土味道的田歌声声。桥的另一头有个小店,小店巴掌大小,只有一个小窗口,白粉笔字写着状元糕,芝麻饼。除此外,再无别的,素白的墙素灰的瓦。
临近下午四点多,太阳有些弱了下来。金色的光穿过河边水杉林照到河东侧的房子。一位老人在河边生火,白铁皮炉子,松香木材。临河像是有些风,老人将木材丢进去,没一会儿火苗就窜了出来。蓝色的烟火沿着清澈的河水慢慢向野外散去。不远处一家人家正在生火煮河蚌,漆黑的铁皮罩下炉火噼里啪啦响,一名男子站在桥旁船上,身上还穿着捞河蚌的衣裳。


小菜卖特了么? 小卖部前一个五十岁样子的男的在问。
么额,今早还是没啥宁噢。老太太把末尾字的声音拖得有些长,并且沉了下去。见我望她,老人冲我笑笑。
阿姨,菜在哪里呢? 我问她,她带我进一旁的院子,豆荚堆的整整齐齐,她从石板下拿出青菜,只有一袋,再也没有了。我还想再要一点别的菜,老太太于是领我到菜地里去割菜。
放生桥引桥上有人在晒青菜,见太阳要下去了,那人便拎着竹篮把晒软的青菜一棵棵收起来。有人摇着船正在唱歌,咿咿呀呀,像是本地戏又像是民歌。这歌听得不太懂,但唱几句便会停一下,一位乘船的男子于是接上来:嗬一呀。。。。嗬一呀。船上起先有人笑起来,后来便听见只有船娘和男子有节奏的和歌。偶尔有船桨在水面上划过,竟也能听得见。
红红的普庆桥上有神态逼真憨厚可鞠狮子探头,让人过目不忘。还没走到普庆桥就会碰到唯一的一个买橘子的姑娘。她的脸圆圆的,也是红红的,紧靠着粉白的墙,见有人来,指着墙边的一篮红红的橘子,要橘子吗,新鲜的橘子。
有几座桥旁边有铁架子,专门放烛台,像是常有人在此烧香结烛。后来经一位经常来这里的朋友指明,当地有人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会到桥边烧香的。他们会祭奠什么呢?河神、桥神还是曾经在桥旁边的寺庙?
暮色渐起,整个小镇变得更加沉静,沿着河边走可以闻到松木点燃后的香味,天上开始有星光闪烁。我走在桥上,桥在这里,桥在那里,这里还有讲不完传说故事。这里的桥不会老去,因为无论人间天上,还燃着纯正自然的烟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