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囿于地产企业“跨界”、“交叉”及“专业”等行业属性愈发明显,作为地产行业的法务从业人员应在扎实法律业务的基础上,顺应趋势,深挖法务、风控价值,提升法务、风控(含监察、合规或审计等大风险管控)知识、技能和策略的商务转化率,经营好自身,服务好公司和平台,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保值增值。
地产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宏观经济风险、政策风险、战略风险、市场风险、社会文化环境风险、流动性风险及信息风险等等。地产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也可能面临人员用工、合同管控、知识产权、诉讼、内部控制、合规、公司变更及其他日常经营管理事件。地产法务总,首要的是,有扎实的法律功底,较为成熟的法律管控思路和体系化的法律操作技能,这对于防止公司运营基础、常见风险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将学校学习法学各科理论知识不断通过实践拓宽、拓广外,还要结合实际法律工作不断学习、研究、解读并预判行业新的法律、政策,如国家及地方有关土地法律法规及政策、招投标法律法规、地产开发及销售法律法规、物业法律法规、公司法体系、劳动法体系、合同法体系、程序法及知识产权法等等,以及这些法律法规在实践(特别是司法实务中,而且公司法务也一定要具备司法的视角和律师的某些专业思维)中的运用和不同地区公检法、行政机关对它们的态度。
无论从法律角度还是国民经济看,地产行业的行业属性是非常明显的,且近来地产产品的专业化、规范化等越来越受到行业、学术界及消费者的重视,所以,地产法务总第二要掌握的,是不断积累地产行业、地产专业(如土地性质及用途分类、土地使用权取得、建筑施工、工程、材料、采购等等)知识,并要找准业务和法务的最佳切入点,真正做到能指导和把控得了业务风险。如,要对地产行业产业链、环节、产品、业态及地产开发流程等了解、熟悉,并争取最大机会和时间在法律作业过程中深入了解行业和业务,研究出台适合本公司的风险管理工具(如相关风险管理制度、风险暴露工具、合同范本群、各法律作业操作指引等等)。特别是高效利用好碎片时间、碎片机会做好这件事。
一家地产公司的经营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它有自己的战略规划、业务布局、业务重点、企业文化及竞争策略等,作为地产的法务总要有敏感度、高度和预判能力,了解和熟悉本公司的战略规划等和领导风险决策方向、倾向等,也要时时收集和掌握来自一线和业务的需求、观点和期待。进行法律作业时将公司战略规划等内化到合同、诉讼、投资并购、股权治理等工作中,要保持这种敏感度,让日常工作和关键、重点工作始终与公司战略规划等保持一致。对于公司分支机构及其业务风险的把控既要考虑当地项目、运营的实际情况,也要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公司法务风控的管理方略无形之中传导给各分支机构及其人员,开展风险文化建设。为了提高敏感度和高度,也要学习财务、税收、内部控制、会计、资本市场及融资有关知识,让法务专业工作更多一份综合、全面。
法务风控人员虽属于职能支持部门,但也要有商务和经营意识,以问题为导向,秉承风险损益原则与包括公司业务部门/机构在内的所有部门展开合作,因为,风险被控制或者减弱,实际上就已达到保护公司既有收益的目标了,甚至有时候还可以帮助公司业务、交易价值更大化。比如,要有“全生命周期”管控思维,条件允许应尽量将法务风控工作前置和后顾,参与业务论证、谈判、履行风控指导等;与业务、财务部门、投资部门一道参与投资、并购业务,从法律和风险管控的角度涉及交易结构、融资方式等。同时,也要将关键人员、关键岗位拉入公司风险管控共同体,善于发动上下左右的力量,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实现风险的全员预防、全员管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