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窃取论题
先看一个论证例子:
因为雪莉在撒谎。
所以,雪莉是个撒谎者。
看起来,似乎是个正确的论证,第一个命题是第二个命题的前提。但是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前提的内容本身就是对论证的重复,只是换了个说法。这两个命题表达的内容没有什么差别,只是表达形式有所不同,命题没有支撑结论,因此不是有效论证。
以上就是一个窃取论题谬误,表面上看,即使形式上是一个论证,但实际上不是,因此被称为论题谬误。这种谬误的一个标志是,把有待证明的观点当作是不证自明的前提条件,而且前提没有为结论提供实质性的证明。
另一个比较复杂的形式是,循环论证,命题A作为命题B的一个前提条件,然后论证过程中被反过来,前提命题A变为结论,最初结论命题B又成了前提。
比如,刚开始的论证是:
因为人的命运是注定的。
他们缺乏自由的愿望。
过了一会儿论证又变为:
根据人类缺乏自由愿望的事实。
所以,他们的行为是注定的。
如果这两个论证放在一起,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问题来,比如文章开始的那个例子。在论证过程中,如果故意夹杂了很多其他内容,就容易在读到第二个论证时候,就忘记了第一个内容,实际上是犯了论证谬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