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标题也可以叫做“少年”。
提起少年,人们就会想起青春,想到热情,想到希望,想到意气风发的面孔,想到一双双燃着火、闪着光的眼。
五四青年节——正是昨天,这一天,我们用来赞美少年。
但是我们爱少年什么呢?这种“爱”又是什么呢?
然而,似乎存在这样一个真相:和少年人相对的,不是老年人,而是成年人。成年人三个字是沉重的,压抑的,灰暗的,孤独的,甚至是,不幸的,平庸的。
可是,每个成年人都曾是少年。难道不是吗?
但是,少年最后都会成为成年人吗?真的是这样吗?
少年人是怎样成为成年人的呢?有人给出的答案很简单,等少年心老,就是成年人啦。少年之事,和年岁有关,更与心境有关。
人们,由此,又把少年描述成一种心境。而脱离了这种心境的人,回顾少年时,又会生出怎样的感想呢?
人们回答——或许根本不会再想起吧。
人们回答——会生出无限的怀念吧。
人们回答——或许会觉得心痛吧,因为知道美好的年华总会逝去。
人们回答,回答爱,爱少年的容颜,爱少年的自由,爱少年的无忧无虑,也爱少年的懵懂无知、天真单纯。
总之,爱成年人身上所没有的品质。
人们回答,回答爱意的成分,有羡慕,有怀念,有劝诫,也有嫉妒。
但少年不是懵懂无知的。我们总认为,这世界会变,少年时的世界会变成成年人那样。少年人和成年人处于两个不同的世界中,成年人站在自己的世界里羡慕少年,他们甚至羡慕少年人不懂他们的世界,他们羡慕这种“无知”。
但是这两者真的有很大的差别吗?
说——其实没有很大的差别。然后,有些人笑了,他们姿态老成,嘲笑我们幼稚。他们说少年时有梦想,现在梦都碎了。又说,梦想是很美的,但现实总是很残酷的。又用复杂的眼神看着我们,说,羡慕我们还有梦想,但是又劝告我们,梦醒来之前,要做好心理准备,迎接巨大的心理落差。他们不说,梦想为什么不能实现。他们不回答,只是点一根烟,然后像大人那样无奈地摇摇头。
说——其实有很大的差别。然后,他们追问:
“为什么?长大后我们就去到另一个世界了吗?这显然不可能啊。”
“大人的世界是不是更好啊?我想成为大人。”
“听说赚钱很难,但是我好好努力,是不是可以成为优秀的大人?”
……
他们问,没人能够给出最好的回答,解除他们心中的困惑,让他们明白,又不让他们恐惧和担忧。
或许,意气风发的岁月,有过,就是活过。
我在五四青年节的时候,忽然想起4月份的清明节。
不是所有的节日都是为了团圆或者欢愉,人们甚至需要一个节日来好好地悲伤与缅怀。
朝气蓬勃、昂扬向上,会带给人力量。沉寂、思念、哀伤中,也有力量。
我们一直在大步向前,我们学会了在各种各样的缝隙里寻找力量。
我们大步向前时,一定能够遇到少年。我们像一位少年,眼前的少年啊,也像我们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