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卖被禁
近日,广西外国语学院发布的《关于不允许一次性餐具、餐盒进入校园的通知》在网络上引起热议。通知要求,为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卫生管理,从11月1日起,学校禁止外卖及一次性饭盒、塑料打包袋进入宿舍。
而关于大学对外卖的禁令,最早可追溯到2015年,据北青报2015年11月报道,北京已至少8所高校禁止外卖进校园。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及北京理工大学也禁止外卖员骑电动车入校,外卖员送餐入校只能步行。
据中新网9月23日消息,江西南昌理工学院自9月22日起,校内所有食堂及食品经营店,一律不得提供和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并严禁外卖进校。
2017年5月,据都市时报报道,有10所高校禁止外卖车辆进入校园。2016年7月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高校,都纷纷划立了“禁区”——限制外卖车辆进入公寓区。
学生为何选择外卖外卖,一般意义上指快餐的外送服务。打包形式是最早出现的外卖形式,虽然古老,却延续至今。随着电话、手机、网络的普及,外卖行业得到迅速的发展。现在,外卖已成为大学生活的普遍现象,据扬州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的调查和随访,近九成的大学生点过外卖。
学生点外卖,主要是由于外卖省时省力,品种丰富。
相比于被学生吐槽为“春运售票窗口”的食堂小窗,和屡上热搜的“食堂奇葩菜系”,以及“食堂阿姨手抖”导致的分量不足,专人派送、便捷灵活和口感美味的外卖,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不少人应该都有过下课后百米冲刺只为不用在长长的队尾望 “菜”兴叹的经历,也体会过冬天寒风萧瑟,饭菜早已透心凉的感觉。又或者,学业繁忙,过了饭点或根本来不及吃饭,只好随便买点东西带回寝室吃。现在一声令下就要禁外卖,臣妾做不到啊!
那么,学校为什么要禁外卖呢?
其实,学校也是很无奈的。因为外卖的确给学校带来了一些麻烦和隐患。
从外卖本身来说,外卖造成了大量一次性餐具的废弃物。这不但加大了保洁的压力,更不利于保护环境。而外卖所用的塑料餐具在高温条件下可能释放毒素,对学生健康不利。甚至有部分商家,使用小作坊生产,食品安全达不到要求,可能导致学生生病、拉肚子。
从外卖的配送方式来说,外卖车频繁进出校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外卖派送的时间,一般正好是饭点,也就是放学前后,人流量较大。华中地区的某高校保卫处杨处长介绍,最多的时候一个星期内曾处理过4起因外卖车辆入校园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其中一辆无证驾驶的外卖电动车在下雨天飞驰而过,配送员一手开车一手看手机,将一位同学撞的满脸是血后逃逸。
从外卖带来的影响来说,尽管外卖会节约时间,但有些同学没有好好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据学校老师了解,一些学生长时间宅在宿舍,一边吃着外卖,一边上网打游戏。方便生活的外卖,成了学生懒惰习惯的温床。外卖和宅,有着紧密的联系,趁人不注意,就让人虚度了大好时光。
一刀切的外卖禁令真的合理吗?
先来说说我的初中故事。
我的初中是一所封闭式学校,除了周末,所有寄宿生不能踏出学校大门一步。我们学校的食堂用餐时不收钱的,伙食费包含在学费里面。食堂的菜很营养很健康,据家长入学前踩点,算得上是本市初中最好的。但在那个天性好吃的岁月里,仅仅有食堂是不够的。所以,学校还有一个小卖部作为助攻。
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寄宿生,没有去校外买东西的机会,小卖部自然而然就成了“垄断企业”。暂且不提充卡的阿姨对我们多凶,也不去在意标价比外头贵了多少,甚至都不想计较横贯整个小卖部的排队长龙浪费了多少光阴,就凭小卖部爱开不开的特性,就足够我们愤愤不平。
每当体育课跑完800米,想吃个冰激凌都没地方买,只能在小卖部卷闸门外看着里头花花绿绿的商品喘着粗气。
这个时候,一种叫做“吊篮子”的商业模式应运而生,火爆至极。
操场高台对面有临街店铺,学生一声吆喝就能把商家吸引来。你仰头我低头,两个人不亦乐乎地商量着买卖。不一会儿,商家就用一根竹竿,吊着一个泡沫盒,盒里头装着个黑色塑料袋,袋子里是几瓶可乐和几个冰激凌。货到手后把钱吊下去,一单你情我愿的生意就做完了。
现在看当年,觉得有意思,可在当时,大家伙儿可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干这笔买卖,甚至还有人放风。因为这一旦被抓,可是要被通报批评的!但无论学校怎么禁止,吊篮子这件事,它就是屡禁不止。
为什么呢?因为有需求。
学校小卖部不能在体育课上提供服务,而在其他时间段提供的服务也远比不上校外的便利店,所以,学生不愿意在小卖部消费。在大学里,则是学校食堂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和可口的饭菜,所以学生转而求助外卖。
学校怎么做了呢?明令禁止。
结果怎样了呢?效果不好。
吊篮子屡禁不止,甚至代代相传成了青春的回忆。而大学里,总有学生偷偷带外卖进寝室,宿舍管理人员很难管理。由此可见,一刀切的效果并不好,反而有可能降低学生对学校的喜爱程度。
外卖宜疏不宜堵
外卖这件事,说白了,不就是个选馆子吃饭的问题嘛。学生自然会选择美味可口,方便快捷,性价比高的地方啦。要想学生少吃外卖,不如把食堂改造得好看一点,窗口多开一点,品种多样一点。又或者,把午餐时间稍稍放长一点,让学生有时间少一点排队时间,多一点吃饭时间。
再者,用外卖换换口味有什么不对呢?毕竟总有些时候时间紧张,迫不得已要吃外卖的嘛。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学校附近外卖店最主要的消费人群,如果能以此为契机,加强对外卖的监管,打击黑作坊,使用安全的环保的外卖餐盒,甚至能提升整个行业的形象。
最后,禁令一出,很容易导致学生情绪上产生抵抗,不但会继续冒险带外卖进入寝室,甚至可能影响学生对学校的感受。倒不如加强宣传教育,从环保等方面入手,讲清道理,让学生自觉拒绝外卖,接受良好生活习惯。
高校禁外卖,你怎么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