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守”。

昨天晚上在刘福春先生的家里看到了一幅字:【一兰初放日升阴】。古人养兰花没有这么多高科技,寒兰居多,一般在隆冬开花,种植兰花需要很长的时间。第一次开花可能要等长达8年时间。所以守候是最重要的。兰花要想开的茂盛,昼夜温差一定要大,在花期,每开一天,兰花的阳气就释放一点,阴气就滋润一点,从欣赏者的角度看,开花很美。但是从兰花自身来说,这美丽的灿烂,来源于八年的平凡、等待乃至煎熬。没有这八年的坚守,就没有鲜花的怒放。

“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譬如“守仁”、“守中”、”“知白守黑””、”“守一不移”。这些成语或文字有些艰涩,难于理解,可不可以把“守”字进行通俗化、现代化、简单化的演绎呢?我试一下。

我想到了一个同音词来表达,“受”。
要想能够在逆境中坚守,在病痛中坚守,就要具备一个基本能力,能“受”,能受苦、受难、受挫。

要想在社会中有所作为,需要学习五商,即智商、情商、健商、德商、灵(慧)商。在后两个商里,“守”是一种核心品质。试想,如果一个人在困难时刻,把朋友卖了,把妻子扔了,把老人丢了,那么这个人是很难在家庭中立足的,没有了家庭做后盾,所有的事业都是脆如危卵,一触即破。

所以, “受”可以说是一种共患难的能力,是一种对他人的关爱,是一种【以患难为逍遥】的通达精神。
在骨刻文中“受”字,很有意思,是上边一只手,下边一只手,中间一只船。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在古文中“授”和“受”是同一个字。

好了,总结一下,“守”是一种在逆境中成长的能力,直接来源于苦痛,反面砥砺的本质是升华一个人的体验,让人豁达、释然,体苦入道,此心生时,与理相应,谓之“天授”。

备注:“守”其实包括守苦和守乐,但一般人不能守苦,故本文侧重阐述在守苦,须知在乐境中,不喜不骄,不被人灌迷魂汤,不陶醉于被拍马屁,也是同样重要的能力。因苦乐皆守,则谦虚谨慎,能砥砺前行,则初心不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