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可能和不同的小伙伴沟通交流,在交流时,目标都是能顺利达成共识,有一个具体的记录。而实际上,涉及到一些问题(比如立场、职责、模棱两可的内容等等),很有可能会发生冲突。
最近在阅读《七堂思维成长课》一书时,书中有一部分专门讲社交章节,从心理健康角度,研究员们发现幸福与否有一部分取决人际关系的质量。
无论与家人还是同事,一场愉悦的谈话会让我们获得更多地快乐因子,彼此都从中获得滋养。
发现自己的“热键”,找到触发因素
在交流过程中,你喜欢什么样的氛围,更喜欢和谁一起交流,他/她给你带来的感受是什么?找到自己沟通中喜欢的模式,并去做拆解,认识自己的偏好。
在另一方面是去观察自己在哪些情况下容易被点燃,开始“热键”模式,比如声音拔高,脑袋嗡嗡地响,心跳加快,开启“对人不对事”的模式等等。
去围绕自我意识去提问清单:
1-了解你的“热键”,就是那些最可能惹到你的因素。
2-知道你划入防守模式时的早期警示是什么?
3-培养一个简单易用的习惯,让你能退一步按下重启键。
回想某次你被惹怒或者和人生气时(无论你有没有表露的情况):
1-对方说了或做了什么让你觉得不爽?
2-你当时想到以及感受到了什么?
3-你觉得其中牵涉了哪些利害关系?你可能有什么损失?
在意识到自己的喜好和可能触发冲突的因素后,可以在参与交流前做好预判,提前做好准备。
时常阅读交流提醒清单,加强达成共识的意识
在自我意识到交流沟通的重要性后,认识到自己在社交过程中喜好和可能会遇到问题时,为了加强意识,需要找到一些外部的支持,帮忙我们实现肌肉记忆。
当我们在和他人交流之前,阅读提醒清单,加强人际关系重要意识
1-把每一次沟通交流是一次提升人际关系质量的机会
2-相信你总会找到机会分享自己的想法。
3-一定要发现对方每个有意思的点,去看见和认可对方
4-提出真正开放的问题,而不是表面上提问,实际上却是在提意见。
5-认真倾听对方来回答,注意有哪些引人入胜的地方可以接着追问。
用“事实、感受、影响和替代方案”建立自己的“合作”技能。
意识到合作共赢的重要性,但是在沟通表达中总会因为一些表述不清晰,诉求没明确而导致沟通效果不佳,多练习用“事实、感受、影响”去交流。
1-事实——简单描述实际情况,注意不需要细节。
2-感受——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担心、焦虑不安、紧张等等
3-造成影响——让自己有压力,担心没法在规定时间完成、多线沟通协调问题
4-替代方案——如果做这件事情,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或者需要支持。
合作共赢,学习一些技巧,并持续练习,提升彼此关系,增加幸福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