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记一场音乐会

记一场音乐会

作者: 夫礼者 | 来源:发表于2019-12-29 22:35 被阅读0次

于音乐会而言,笔者属于24K纯外行,而且是有生以来头一次去,满满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即视感,因此没有资格评价音乐会本身,只是记录一些引发的个人思考。

关于团队

从小到大,我们听到最多的都是力挽狂澜的英雄故事,我们钦佩,羡慕英雄,我们希望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能够成为他们,能够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凭借一己之力创下不世之功。人们喜欢这样的故事,大众媒体也知道人们,因此不遗余力地向我们推送这样的新旧闻。

联想到笔者所在行业,对这类情节的推崇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Linux内核和Git的发明人Linus,我们所津津乐道的永远是其以一己之力发明了世界顶级操作系统Linux和最好用的VCS(Version Control System),以一己之力抗衡了Microsoft和BitKeeper这样的巨无霸,这样的故事听起来让人热血沸腾,笔者也曾经深深地被这些故事所折服,将Linus以及其他类似这样的人物奉为偶像,怀着飘渺的愿望努力让自己离这些偶像近一些。

只是,在这个行业里待了多年,尤其是在脱离单打独斗,融入比较大的研发活动以后,渐渐有了新的感受 —— Linus等依然是笔者心中的偶像,但相较于其研发能力,笔者更加佩服其卓越的领导才能,这种敬佩远胜于对其计算机功底,并且与日增加。

演奏会作为一次人群的集体活动,涉及到的合作概念和软件开发以及其他行业里的等同。诚如经典巨作《人月神话》里所说的"单个问题看着都不是难题,但是它们纠结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有一种猛兽陷入焦油坑的感觉,历史上很多大体量的软件公司就是这样被吞噬的"。

小时候,笔者好奇地盯着电视里音乐会台前的那个指挥者 —— 这人拿着根棍子甩来甩去的,到底在干啥? 现在想来小时候被英雄主义洗脑的自己真是感觉幼稚。

相较于英雄,笔者现在更喜欢集体这个词,相较于脱颖而出的璀璨巨星,笔者更佩服那些带领着一个团队作出卓越成就的管理者。个人能力有穷尽,只有团队才能创造出最伟大的成绩。

而在一个团队中:

  1. 领袖是灵魂所在,其人品和职业素养直接决定了这个团队所取得成就的上限。
  2. 团队不需要过于刺头的人。团体越大,个人能力就被稀松得越严重,当然确实有些关键性活动必须得少数几个人,但诚如《进化——从孤胆极客到高效团队》所说,大部分问题不会只有一种解决方案,为了团队,有些时候必须得作出抉择。

规范的重要性

音乐会上多达二十多名演奏者,如何协调这些人完整流畅得演奏完一首曲子,有着可想而知的难度。毕竟这二十多号人有着彼此各异的思维方式和理解。这可就不仅仅是让这二十多个演奏者都学会这首曲子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距笔者事后了解,在这类训练中,每个演奏者都是基于同样的节拍器来反复练习某一曲目,不断强化自己在整首曲子中的位置。类比到笔者所在的行业,不少研发人员总是会提出这些规范有什么意义,而对此笔者给出的解释是 —— 你写下的代码不仅仅是给你自己看的,更是给团队中的其他人以及后来者看的,这就是意义,而且是最大的意义!

全局意识

相信没有人怀疑音乐会上,场上的每位演奏者都是能够完整地演奏出每首曲子的整段曲目的,毕竟,只有对整首曲目了如指掌之后,才能做好团体表演时自己的那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只知道自己那一部分就可以了。这在中国古人的智慧里称为"不谋一域者,不足以谋一城"。

推广开来,在一个团队活动里,你只有对你整个团队所从事事情的全貌有了解,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手上的任务,当然这个前提是你正在做的是事业。

多元思维模型

这个出自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提出的概念,笔者自从接触之后也在一直尝试从生活中寻找佐证。虽然相关的书籍未曾拜读,但也确实有了写于感觉。例如本次在观察音乐会演奏时,凭空多出的这些感悟,也确实感觉到各行各业,也许表面上看着从事的内容,使用的工具千差万别,但底层的思维逻辑以及指导思想都是一致的。从自己行业的视角去观察其他行业,确实可以加深对于自己行业,甚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认知。

大脑是用来思考的

关于这个小节标题,主要是起因于笔者在产生了诸多想法之后,为了避免影响到周围的人,一直不敢打开手机进行记录,于是就只能在大脑里一遍遍地刷新记忆这些认知以避免遗忘,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大脑苦不堪言,整个人也变得非常烦躁,连演奏内容都完全忽略了。

这里再强调下自己的认知 —— "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记忆的,将细节从大脑中排除,专心思考那些疑难问题,大脑擅长的是思考,而不是记忆。" 。这里说句题外话 : 为了写下这段话,笔者又去翻阅了曾经阅读三遍,革新了笔者思维方式的《程序员的思维修炼》,猛然发觉,相较于继续阅读买来的新书,似乎自己更应该将这些经典再翻一次,再总结一次。

个人文化底蕴

在音乐会进行中,尤其是听到那些耳熟能详的国外名曲,以及以"茉莉花",“春节序曲”被演奏出来的时候,笔者真的有种热血澎湃的感觉,但"奈何本人没文化,一句卧槽走天涯",唉!联想起笔者近两年在写文档和汇报时候感觉越来越强烈的词穷,真是一种别样滋味涌上心头。

阳春白雪 VS 下里巴人

然后就是老生常谈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争论。笔者在聆听的时候大脑偶尔会蹦出这样的念头 —— 这些演奏者在听到我们的鼓掌时候,尤其是那些不合时宜的鼓掌时候,会做何感想?演奏者以及作曲者到底是希望自己作品被普罗大众所接受呢?还是更倾向于被识货人。当然这很可能是笔者想多了,毕竟任何时候,"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美是共通的

最后,也许对于每个人而言,审美标准不一致,但诚如“蒙娜丽莎的微笑”,人们对于美的欣赏是共通的。

虽然无法听懂细节,但笔者觉得确实值票钱,对于那些从未去过的朋友,值得去尝试一下。

票根

相关文章

  • 记一场音乐会

    于音乐会而言,笔者属于24K纯外行,而且是有生以来头一次去,满满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即视感,因此没有资格评价音乐会本身...

  • 【预告】“用心歌唱”经典声乐作品音乐会

    用心歌唱 这是一场高水准的音乐会 这是一场高颜值的音乐会 这是一场高质量的音乐会 用心歌唱 再现经典 2018年3...

  • 一场只为梦想启蒙的音乐会

    一场只为了给孩子进行音乐启蒙的家庭音乐会; 一场父子、母女、爸爸、妈妈家庭元素在一起同台演绎的音乐会; 一场由志愿...

  • 韵律下的思考

    2018.12.26学校组织了一场音乐会——新年音乐会。几日前便有通知下达,全班务必到场,因为是场难得的一场音乐盛...

  • 如何听一场音乐会

    音乐会以前只是在电视里看到过,真的到了现场观看就要恶补一下听音乐会的小知识了,那么如何听一场音乐会呢? 1音乐会常...

  • 没有什么能够阻隔我们去亲近贝多芬

    预料中的一场紧接一场以贝多芬为主题的音乐会,因为疫情一场场搁置了。我们要么通过网络音乐会来纪念贝圣诞辰250年,要...

  • 记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

    托我儿子的福,今天晚上去听了一场小型的钢琴独奏音乐会,一个台湾的不到20岁的小姑娘,就在上海音乐学院里面的一个小会...

  • 满满的感动

    今晚是中秋前夜,在抖音上看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 这场音乐会是“呜”教授组织学员连线演唱的,音乐会以学习交流为主。由...

  • 一场以瑜伽之名而起的音乐会 | InsideFlow内观流音乐会

    【一场以瑜伽之名而起的音乐会】 “一场以瑜伽之名而起的音乐会是怎样的呢?” 在未接触内观流之前,这个问题或许还只是...

  • 晚高峰音乐会·03

    每次听晚高峰音乐会,心情总会特别愉快。利用下班堵车的时间听一场音乐会是年轻的音乐家们创办这种音乐会形式的初衷。上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一场音乐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va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