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以前翻过几章,觉得读书这种事情谁不会啊,就没有继续看下去了,这次重新拿起来认真的读了前面几章,有些感悟,这里记录一下。
记录重要内容
书中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第一层:基础阅读,是在小学阶段完成的,咬文嚼句。第二层:检视阅读,相当于快速阅读,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快速明白本书在谈什么?本书架构如何?本书包含哪些部分?这是哪类的书?你可以利用速读、粗读、略读等方法来做。第三层:分析阅读,会复杂、系统一些,你可能会感觉吃力,这种全盘、完整而又优质的阅读,是最好的阅读方式。第四层次:主题阅读,最复杂也最系统的阅读。
书中又提到了这四个层次的关系是渐进和包含的:
“一共有四种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层次,而不称为种类的原因是,严格来说,种类是样样都不相同的,而层次却是再高的层次也包含了较低层次的特性。也就是说,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的。第一层次的阅读并没有在第二层次的阅读中消失,第二层又包含在第三层中,第三层又在第四层中。事实上,第四层是最高的阅读层次,包括了所有的阅读层次,也超过了所有的层次。”
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在这里,我就觉得出现了一个逻辑上的错误:
把阅读分了四个层次。后面三个层次没有问题,但是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两个顺序应该调整一下。
因为他一开始告诉我们,这个阅读的层次是一级级提升的,那么也就是说有了基础阅读才会去做检视阅读,但是呢,在实际使用中,我们会发现。基础阅读:它一定是读的比较全面。而检视阅读,其实是一种概要性地阅读了,那么它一定是不全面的,那么检视阅读应该是在基础阅读的前面才对。
另外我发现如果我们按基础阅读的方式去把这本书从头到尾读一遍,就会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读到后面可能读不下去,可能太简单,可能太难,可能不敢兴趣,反正读不完的理由很多。
而检视阅读的优点,就是在知道大纲的情况下,能够让你知道你对什么感兴趣,这样你就会对你感兴趣的东西去专门儿做一些基础阅读
所以我的结论就是,检视应该放在基础阅读的前面
和伙伴们讨论后得出一个大家认可的结论:基础阅读是读书的一种能力,而不是读书过程中必须先做基础阅读,再做检视阅读。
详细来说:每一个后面的层次,都是包含前面的一个层次,也就是做检视阅读的人,需要具备基础阅读的能力,然后,他又可以通过检视这个方法,挑出自己想要的来具体进行阅读(这里就包括使用基础阅读的方法了。)
这里所说的基础阅读更应该解释为一种能力,就是你具备了认字,用词,能联系上下文懂得文中意思了,能把作者的话转化成自己的,才能去做后面层次的阅读。
由于基础阅读是小学六年级已经完成的能力,因此对成人读书来说应该从检视阅读开始。
行动和改善的点
原文的作者未能说明白基础阅读是能力要求,就会导致明显的逻辑漏洞,从而让我否定这种读书方法,现在这个逻辑理顺了,这本书就明白了,我准备继续读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