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为了他好?还是为了征服他?征服他有意义吗?感觉完完全全征服他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他是他,我是我,我为什么要去征服一个孩子?如果一个老师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征服他使他顺从,那么教育有意义吗?
其实此刻,我心里颇不宁静。周四违反课堂纪律被罚抄课文,没有完成,周五熬一天,还是没有完成,周五放学时,我正好开会回来,遇到他,我要求他抄完再回去,他主动说:加一篇,回家抄。想到他一天都在接受各种控诉、惩罚、约谈,我突然心软了。我折回教室,让他等会来办公室一趟,我想告诉他:抄完就可以了,不用加一篇。然而,他没有来。周六,我特定打电话给他奶奶,想告诉他这件事。结果电话打不通,我发了信息,要求奶奶让他回我一条信息,结果就没有结果了。
这样一种师生关系,我认为是不合理的。当一个孩子在不断回避老师的时候,他内心必定经历着许多挣扎。
我应该试图了解他,更深入的了解他。当一个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味揪着他这颗果不放,更多应该看看他的根是否出了问题。我曾经很早就问过他:你父母关系好吗?他说:很好。从周五的情况来看,他撒谎了。而一个孩子撒下这样的谎时,他的内心经历了多少挣扎?
我身为人母,我知道母亲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而对于母爱有些缺失的孩子,他内心最基本的安全感都得不到满足,他何来更高级的精神需求?
然而,他不被满足的心理需求,能成为他放弃自己、不守纪律、不守信用的原因吗? 我想不能。
马克吐温说:自我教育是唯一的教育。 正是这种教育缺失的孩子更应该及早学会自我教育。
首先,我应该将他乱麻一般的生活理清。引导他复盘自己的生活,有时候当生活节奏乱了的时间里并不是说这个孩子方方面面都不好,只是他一个方面出了问题引发的连锁反应。

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说:我们之间的问题得有一个了结,今天数学课你先把课文抄完。数学课后他完成了。体育课时,我把他请到了办公室,拿出一张纸,拿出笔中间写上他的名字,请他将自己的生活分成四个分支:家庭、学校、运动、娱乐。
一个孩子出了问题,通常家庭都出了问题。我让他写出家庭里最让他痛苦的事情,结果,无论怎样,父母的关系还是对他造成了很大影响。其次,学校,他分了两块:一块上课不认真,一块和同学关系不好。
如果说,所有一切都是一场关系,那无疑他在学校和老师、同学的关系都出了问题,一个和学校里重要他人都出了问题的孩子怎么可能好好学习?
问题找到了,我引导他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最后,就像我之前想的,其实看下去表现糟透了的他只是某些方面出了小问题。
在引导他思考完学习方面的问题后,对于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他的表达明显善意了很多,我告诉他:我希望你是个幸福的人,希望你处理好和世界的关系。你爸爸妈妈就是因为没处理好关系才分手的,但大人有大人的生活方式,你所能做的是不让这种坏关系延续到将来自己的婚姻中。他好像懂了,问我和我先生的关系怎样。我说:“很好,但曾经也经历过很多磨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多年前,我遇到过类似的问题,相比当年,我成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