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说话,我总是不免想起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因为他在我心里算是一个会说话的能人。
周总理有几段广为流传的说话片段,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1) 曾有外国记者问周总理: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叫马路呢?
周总理思考了片刻,回答说:
因为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2) 还有位西方的记者问周总理:你们中国人为什么喜欢低着头走路,我们美国人却是抬着头走路的?
周总理笑了笑,他知道这是带有歧视性的问题,但他并不觉得难堪,反而淡淡地说:
这位记者很有观察力,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往上走的方向是倾斜的,所以我们低着头走,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所以抬着头走。
最后,反而那位记者有点儿尴尬。
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不太会说话,一遇到让自己比较尴尬的场面,就拼命地怪自己:我嘴怎么那么笨呢?刚才怎么就不会说了呢?于是越想越情绪低落,觉得自己无药可救。
其实不然,不会说话并不是嘴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思考出了问题。因为我们从没思考过这个尴尬场景的解决方案,这时你出现了比较尴尬的局面,都是非常正常的。
所以说话只是思考的一种表达,如果你说不清楚,只能说明你没有思考清楚。这时候不妨留点时间给自己思考下,然后再说出来。
因此,说话是可以练习的。
那今天我们就来推荐一本跟说话有关的书,它是《金娜荐书》的第5本书——《好好说话》,它是奇葩说辩手们出的一本书,爱看奇葩说的朋友应该知道,辩手们整天都在研究怎么说话,此书就是他们研究后的成果,它可以帮助你认识说话的几种能力。
类别:方法类
作者:奇葩说马薇薇、黄执中、周玄毅等
适合人群:所有人
推荐指数:4星
推荐阅读方式:挑重点阅读

谈谈作者大大们:
刚提到了作者是奇葩说的辩手们,之前我非常喜欢看《奇葩说》。
因为奇葩说的每一个话题辩手们都可以从多个角度阐述,有些观点确实是我从未思考过的;
另外,奇葩说常常还会有很多精彩的个人故事分享,这真的可以拓宽我们对他人、对世界的认识,可以让我们意识到个人仅仅是宇宙尘埃中的一粒,无须拘泥于某一件小事。
谈谈爱书:
《好好说话》,它不仅仅是一本书 ,还是一档在喜马拉雅FM上线的口才培训节目,每天推出8分钟音频,主要教人把话说得漂亮。而我只读过《好好说话》的书籍,没有听过音频。
我在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它并没有吸引我一口气读完,但中间的一个核心观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它说,
我们不会说话,不是嘴巴出了问题,而是思考出了问题。
从知道这句话起,每当我遇到自己说不清楚的事,我总是会先缕清自己的思路,然后再去表达。

而当我第二次再拾起这本书的时候,我看到了更为细致的东西,是什么呢?
接下来就为你详细讲讲。
谈点内容:
说话是一项综合能力。它可分为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五个维度。

说话,它还是一种权力游戏。
沟通的时候,权力在互相间流动,因为沟通偏重的是理解;
说服的时候,权力在对方手中,因为说服偏重的是改变,让对方接受我们的思想;
谈判的时候,权力在双方,因为谈判偏重的是协调;
演讲,是权力的形成,因为演讲是形成话语权的过程;
辩论的时候,权力在第三方,因为观众才有权力决定胜负。

知道了这些权力关系后,那么我们面对这五个维度说话时,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呢?
沟通的时候,我们需要保持好奇心,耐心去倾听并理解对方阐述的事情;其次也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对方去理解。
说服的时候,我们阐述的观点,必须先让自己信服,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然后再去说给别人听。有时候双方发生争执,就是每个人想问题的方向不一致。
比如唐三藏屡次冤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非常生气,一度跑去了花果山。
我们都知道,孙悟空的职责是打妖怪,保护师傅;而唐三藏是十年修行的金蝉子,他的第一诉求是普度众生。
如果孙悟空站在唐三藏的角度,跟他师傅说,“师傅,我知道您是怕我万一看走眼乱杀无辜,但是您想想,万一我们放走一个吃人的妖精,遭殃的可是周围众多百姓啊。“
如此一句话,孙悟空就可轻松避免被唐三藏念紧箍咒,不会气得躲到花果山去了。
因此,要想说服他人时,需从他人的角度出发。

谈判的时候,有一个砍价的“掀桌策略”比较典型,就是可以先表达自己的意愿,增加对方的预期和聊天的时间;其次,可说出自己没有最终的拍板权;最后等条件成熟再果断掀桌。
演讲的时候,关键信息要多重复,难懂的地方要留白,复杂的概念要进行操作性的表述。乔布斯的演讲就是这样。
辩论的时候,就是展现风度的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了解和尊重你的对手。马英九辩论时就读一本他对手的传记。
总结一下,说话的技巧真的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说话。说话,它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它就是我们思考的表达。所以,提升自己的思维,才是本质。我不断写作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好了,写完啦,我是金娜,希望我们都能精进说话。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