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庄子《人间世》末段另类解读成功学

以庄子《人间世》末段另类解读成功学

作者: 鷺風 | 来源:发表于2017-12-06 12:41 被阅读276次
以庄子《人间世》末段另类解读成功学 以庄子《人间世》末段另类解读成功学 以庄子《人间世》末段另类解读成功学 以庄子《人间世》末段另类解读成功学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郤曲,无伤吾足。”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直译:孔子去到楚国,楚国隐士接舆有意来到孔子门前,说“凤鸟啊,凤鸟啊!你怎么怀有大德却来到这衰败的国家!未来的世界不可期待,过去的时日无法追回。天下得到了治理,圣人便成就了事业;国君昏暗天下混乱,圣人也只得顺应潮流苟全生存。当今这个时代,怕就只能免遭刑辱。幸福比羽毛还轻,而不知道怎么取得;祸患比大地还重,而不知道怎么回避。算了吧,算了吧!不要在人前宣扬你的德行!危险啊,危险啊!人为地划出一条道路让人们去遵循!遍地的荆棘啊,不要妨碍我的行走!曲曲弯弯的道路啊,不要伤害我的双脚!”山上的树木皆因材质可用而自身招致砍伐,油脂燃起烛火皆因可以燃烧照明而自取熔煎。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之妙。

      其实,庄子的《人间世》是讨论处世之道的。告诫人们处世艰难,不可不慎。 人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愿望。人之所以缺少愿望,是因为大多数愿望,都会遭受打击,不能实现,因此不敢再有愿望。大多数愿望,之所以都会遭受打击,是因为不是无为,而是人为;不是客观需要的,而是凭空想出来的。忽略了时势造英雄,而一味梦想英雄造时势,这就是处世艰难之处。

        孔子所说“虚己待物”,是我们所有人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正确方法。人之所以能成功,第一是机会,第二是机会,第三还是机会。《周易参同契》说是“藏器待时”。藏器,是说要有准备,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用的。《孙子兵法》说,敌人被打败,不是自己有能力,而是自己有机会;胜可待,而不可为。它说,“昔之善战者,先为己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人之成功,是因为养成了成功的习惯。成功的习惯加成功的机会,这才是成功的公式。成功和培养能力有关,成功和寻找能力也有关,但成功和能力本身却没有关系,凡自己认为有能力的,凡自命不凡的,最后多半都以失败告终。 拔苗不能助长;领奖台上的光辉,是汗水凝成的;丰收,是勤劳换来的。愿望和能力,只有通过“虚己待物”才能实现。自己想做的事,都做不成;只有人家要你做的事,才能做成;只有时势需要才能造出英雄;英雄之所以能造时势,首先是因为英雄培养了成功的习惯,又时刻预备着,终于等来了成功的机会。   

      无为的第一个操作原则是“藏器待时”,有所准备,养成成功的习惯。无为的第二个操作原则是“虚己待物”,忘掉自己。《人间世》里说,“虚己待物”不是孔子原话,孔子的原话是“虚而待物”,也即“虚尔待物”,或“虚汝待物”。但“虚己”是庄子的说法,所以用“虚己待物”。“虚己待物”首先是忘我,忘掉自己的声名,忘掉自己的能力,归零,脑中不留一丝成见,一思不挂;其次是待物、待时,要换位思考,满足物、时的需要,代表物、时,为物、时谋幸福,待天时地利人和,最终与天合一。这就是老庄的无为;无为的结果,必定是无不为。   

      有了成功机会,把握不住,也未必能成功。把握机会,需要“正汝身”,“形则就之,心则和之”,“就不欲卷入,和不欲露出”。一定要掌握尺度,保持适度,一定要明确界线,不能没有区别,你的不可复制性,才是你最大的竞争力。就像英文,I 在六个人称中,是唯一大写的,老子天下第一,但又永远在把自己摆在后头,永远要说 You and I,因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嘛。我们必须适应别人、客观、形势、自然的需要,但同时又要保持自主权、主动权。主动权是成功的保证,丧失主动权,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失败。   

      成功还需要“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这是无为的第三个操作原则。所谓“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 是指人生在世,永远是身不由己的,人生事八九不如意,自然是不允许我们由着自己性子来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认命,或叫“安之若命”。“安之若命”,就是敬畏自然,认识自然,随顺自然。只有认识自然,随顺自然,才有自由可言,否则,就是不如意,就是痛苦。人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欲望大于能力,所以才有人生八九不如意。   

      不过呢,在“安之若命”上,有时阿Q精神、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精神也很有用。一个人要想永远保持愉悦的精神状态,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正是一剂精神愉悦的灵丹妙药。   

      庄子是很率真的,喜欢讲实话,用辩证法来讲“无用”、“有用”,他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树木不成材,却终享天年;支离畸形,却可避除灾祸。   

        人的幸福是一种心态。人各有志,并没有高低对错之分。高于自己的期望值,就是幸福;低于自己的期望值,就是不幸。生死也是如此,人在求死不得的时候,连安乐死也是幸福。人生就是趋吉避凶,趋吉避凶就要天人合一,无为。

        你如果想成功,不妨仔细读一读庄子《人间世》并揣摩玩味吧!

相关文章

  • 以庄子《人间世》末段另类解读成功学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

  • 读懂这5本国学智慧经典,让你人生少走弯路

    1. 《梁冬说庄子·人间世》 帮你认清人性弱点的自我强大之书 在《梁冬说庄子•人间世》中,梁冬以幽默犀利的语言为你...

  • 解读《庄子》人间世 |有用无用

    庄子借石匠人与栎树的故事告诉世人:有用亦无用,无用亦有用。只不过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和立场不同而已,对别人有用对自...

  • 《庄子》的寓言文学和逍遥自由!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的另类,《庄子》这本著作也是先秦著作中的另类。关于庄子的生平史迹简洁而魔幻,就连以严谨著称的司马迁...

  • 庄子心斋法

    庄子心斋法(《庄子.人间世》) 原文 “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日: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

  • 和这个世界和平相处

    很喜欢梁冬对庄子《人间世》的解读。南怀瑾先生的解读堪称经典,梁冬的解读却更适用于我们这个时代。 处在这个一切都有“...

  • 心斋

    颜回向庄子询问心斋的道理,故事选自《庄子•人间世》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

  • 读《庄子》的人生感悟

    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节选自《庄子内篇《人间世》》 出处:(《庄子》智慧全解...

  • 解读《庄子》人间世 |顺与慎

    庄子认为处世之道要顺势而为,小心谨慎。他提出“顺”与“慎”并行,就是要告诫世人不论处于何种环境,喜欢也好,不喜也罢...

  • 「浅析系列」《论语》(八佾篇)(5)

    【独】文(3.21) 【和合】:《庄子·人间世·内篇·第四》 【介】:《庄子·人间世·内篇·第四》是关于楚狂接舆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庄子《人间世》末段另类解读成功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vk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