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标题其实是抄袭蔡永康的书。蔡永康很会说话,情商很好,在两岸人气都挺好的,是我的楷模与偶像。
我自己其实没什么说话的艺术。起这个标题,不是说我说的好。我平时说话说得不好,虽然小心翼翼,但是还是时常得罪人。有时候词不达意,有时候啰啰嗦嗦,认真说起来,我是典型的说话没艺术。
这篇文章其实是一个反思总结文。反反复复把自己的文字看了一遍,我找到很多问题。我把一些典型的问题列出来。
第一个问题:啰啰嗦嗦不知所谓。我已经被朋友批评过,聊天的时候,讲话时太发散,经常两句话就走题了。时常跑题的聊天方式非常影响沟通效率,所以我决定立马改变,以后跟别人聊天的时候,先想好要说什么,再出口。如果说的东西是无效的,说的再多也不如沉默。
第二个问题:平时是少认真去听别人说话。说话的时候我光想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却没有认真的聆听别人的意见。沟通就是交换意见,绝对不是一个人的长篇大论。我觉得聆听比诉说更重要。所以在正常的聊天里,需要大家先发表意见,你听完别人的意见之后,才说出自己的想法。别人的意见如何到掰碎到自己的谈话里面去,这样才是说话的艺术。
第三个问题:说话一定先要过脑子。以前看到领导人在讲台上讲话总是慢悠悠的,一直觉得很奇怪。最近吃了不少亏,才明白这才是成年人的说话之道。说话不要快,快不是任何优点,除了吵架的时候。成年人的每一句话都是有份量的,每句话都是承诺。快得你脑子都是跑不过来的话,不值得一听。谈话聊天的时候,组织好语言再把它说出来就会好多了。语言并不是因为讲的多而拥有力量,真正的语言是准确精悍,那样才能真正的震撼人心。
第四个问题:要去思考别人话语中背后的意思。在中国文化里面,有特别多的情绪和意见是不能直接说出来的。这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情商,我是典型的情商特别低,已经很多次不知不觉就得罪了不想得罪的人。最近才发现别人真的话外之音特别多,好话也不直接说,坏话也不直接说。我自己也经常用一些比较隐晦的话来夸人或者批评人,但是我却很少能够去猜测别人的话外之音。归根结底,还是第三点,对别人的话听的不认真。我们必须去认真的思考别人的言外之意。
这四个点就是我思考的说话的艺术之道。总而言之,我要改变我以往的说话作风。要自己少说,多听别人说,别人说的时候要听,说自己的意见要要先组织好语言。说话是有力量的。说话的艺术让说话更有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