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评选出20世纪人们最为耳熟能详的病毒,那么无疑非“艾滋病”莫属。
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艾滋病疫情的首次大爆发已经造成了3000万人的死亡。
而且还有几千万艾滋病感染者,正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而备受身心折磨。

艾滋病可以说是瘟疫病毒家族中最“狡诈”的一员,让人类很难理清头绪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在人类对抗艾滋病毒的前期,完全可以说人类遭受了一场医学史上的溃败。
我们知道如果某个人感染了天花病毒,那么在短短几天之内这个被感染的个体一定会死亡。
但是如果某个人感染了艾滋病毒,这个人可能最初的几周甚至几个月内看起来与健康人一般无二。

这样长的病毒潜伏期,让艾滋病的传播性呈指数级的增长,对于人类的危害也更大。
很多被感染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继续与更多的人接触,然后更多的人被传染。
此外艾滋病毒本身并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地伤害,它主要通过破坏人类免疫系统产生伤害。
当一个人的免疫系统因病毒侵袭而不再工作时,身体就会不断地遭受其他疾病的伤害。

进而引发大量地继发性疾病,而这些继发性疾病又造成了感染者的死亡。
正因为这样迥异于其他病毒的致病原理,艾滋病刚开始蔓延时让人很难发现这样致病机制。
譬如在1981年时纽约的一家医院收治了两个艾滋病患者,后来两人全部死亡。
不同的是其中一人死于肺炎而另一人却死于癌症,虽然他们死亡的罪魁祸首都是艾滋病毒。

但当时医生们却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都是因感染艾滋病毒而死。
尽管面对上述这些难题,医学工作者们也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发现了这种神秘的新型病毒——艾滋病。
人类不但弄清楚了艾滋病的传播方式,还提出了有效的疫情控制方法。
甚至仅仅过了10年,医学界还推出了针对于艾滋病的有效治疗药物。

当然这些药物还不能完全根治艾滋病,但也将其从一种必死无疑疾病转化为一种慢性疾病。
虽然这些药物费用昂贵不能做到普及,但至少对有能力承担费用的人而言是切实有效的。
如果假设艾滋病的爆发提前了400年,不是1981年而是1581年呢?
那么当时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完全无法找到病毒的起因,也不清楚它是如何进行传播的。

更别提懂得如何去抑制它的扩散,以及找到治愈或者控制它的方法。
最终结果必定是因艾滋病而死亡的人数大增,甚至会超过黑死病对人类所带来的伤害。
当然这些也仅仅是我们的假设,到了21世纪瘟疫(疾病)对于人类的威胁已经越来越小。
大多数现代人死亡原因更多是因为一些非传染性疾病,比如癌症、心脏疾病、脑部疾病等。
我是小贺,人生的精彩在于发现,期待本人的文章能给你不一样的人生视角。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人公众号lixiyue82——西月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