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吧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作者: 源心爱 | 来源:发表于2017-10-12 09:56 被阅读79次

如果不是看了吴军老师解释的对《富兰克林自传》的感受,估计我都感受不到这本书的妙处。

富兰克林是一个成功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外交家。在我看这本书的时候,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他的谦卑。他的父亲是位蜡烛商,有十七个孩子,夭折四个。富兰克林八岁被送进学校念书,可是十岁那年他父亲考虑到这么大一个家庭供养他上大学十分不易,而且他父亲看到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日后生活艰难。因此富兰克林十岁那年辍学回家帮父亲做生意。然而富兰克林十分不喜欢这个行当,一心想去航海。他的父亲十分反对,考虑到儿子喜欢读书,就让他去从事印刷业。跟着他的一位哥哥詹姆士,签订了师徒契约,规定他要做九年,而且最后一年才能够领取熟练工人的薪水。不过在他十七岁那年因为一系列原因开始踏上独立的人生之路。

富兰克林说他年轻的时候,喜欢与人争辩,因为他发现一种很妙的争论方法,总能诱使对方一步步入坑。因此十分痛快,屡试不爽。他还讲年轻时候他犯过的很多愚蠢的错误。比如他和里德小姐相爱,后来约定两年后回来娶人家,结果誓言成了风。还曾对朋友的妻子动过念头。

国外人写的传记大多是一种自省,在他们的书里是看不到伟人的光辉。不想中国的伟人传记,总是从小就异于常人,天赋异凛。七岁吟诗,八岁作画,让人觉得,天生,天才就是天才,我们之间有无法跨越的鸿沟。外国人不是,记得几年前看卢梭的《忏悔录》印象就是一个凡人。和他那些世俗的标签联想不上。他有那么多痛苦和懊恼还有失意,你会觉得,他们自然而然走到了那一步,但不是天生为神。

富兰克林经营印刷业,竞选议员他可以得到政府的印刷业务,对他的生意是个不小的帮助。于是他就去了,由于他为人可靠值得信赖,也就当选了。他出差的时候发现道路泥泞,倒垃圾很麻烦,于是从自己住所的街道修起,改善了当地的街道。他发现灯总是不亮,因为传统的灯罩不利于通风,导致灰烬都黏在灯罩上,就发明了那种四片的灯罩。用吴军老师的话说,他总是从改变身边的不便入手,他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比如成为开国元勋,为国家的利益去奋斗,但是却一步步走上了伟人之路,成为签订独立宣言十三人杰之一。

看富兰克林,给我的感觉,人人都可以飞的更高更远。让我明显感受到复利曲线效应。但是伟人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十分善于自我反省,不仅仅是反省,还在于行动。年轻的富兰克林意识到自己太虚荣了,为了一些不相干的问题和他人争执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为了戒掉自己的一些坏毛病,他实行了一个美德计划,制定一个表格,列出来他想培养自己的一些好习惯,比如缄默、决心、勤勉、诚实、正直等等。而且为了使计划可行,他决定一周只注重其中一个。其他做了也行没做也可以,但这个是一定要做的。入睡前,他会反思,自己有没有做到,有没有做好。等等,如此反复,把这些他想要的美好品质内化成自己真正拥有的德行。

这就是最后那点人与人的差别吧。有些人麻木,不要说是反思,甚至只会指责他人。比如前段时间一个小学生跳楼。那位母亲伤心大骂学校、老师。唯独不去反思她自己,孩子这么严重的精神痛苦,难道她就没有察觉?早点发现,通过合适的方法为孩子排解烦忧怎会导致这种不幸?也有些人,深会反思。但是,只停留在了思想,未付出行动。比如你想要学习点什么,却总是被诱惑吸引。该学习的时候在玩乐。富兰克林说,有段时间,他和一个朋友都在学习意大利语,可是,那个朋友总是找他下棋。他很快发现这个太浪费时间,决定不跟他下棋了。除非对方答应胜利者有权布置作业,无论是翻译文章或者背诵语法,并且保证下次会面前完成。结果两个人胜负相当,且相互督促学会了意大利语。不凡的人总能紧紧盯住自己的目标,知道其他都是为其服务,而不该是分散其注意力。把娱乐学习相结合。所以,大部分的人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只有他们是每天进步一点点,甚至不易察觉,却突然的某一天,你发现,原本同一起跑线的你们,你竟然根本追不上他了。

富兰克林48岁开始从政,55岁打算退休潜心研究科学事业,却因为一系列原因,一直不能成愿,以至于最后竟然走上了代表美国人民签署《独立宣言》领袖之路。富兰克林甚至写了一本《穷查理年鉴》教人如何致富乃至财富自由。这本书也在巴菲特推荐书单之内。

巴菲特47岁的时候也就1000万美元身家,52岁的时候过亿身家从此以后直线飙升,85岁的时候已经是600多亿美元,巴菲特说,他的财富多99%是50岁以后挣得。

伟人总是那么有耐心,像是红杨,前期不停地扎根扎根,地下根达数百米,地上可能也就一棵草。他们能够不活在别人的口舌中。坚定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行,直到某天被人发现与众不同。

我不禁想起李笑来说的,伟人真的一点也不牛逼,他们无非是做到了那些你就是做不到的简单的事情。并且持续下去。哪怕极小的一件事情,比如持续性的锻炼身体。

感谢这个互联网时代,很多的大牛走下高坛,指点我们他们一些异于常人的思考和行动。对我们有十分强的可行性的指导。能够有更好的方法论改善提高自我。

所以,这本书给我的指导意义有以下几点:

1.对自己极度的耐心,戒骄戒躁。在社会的快潮中,像定海神针一样,把握自己的成长节奏,不被带偏。

2.一点点培养自己的美好。

3.想的再多离开践行就是空谈。想的再少,践行终身,收益无穷。因此,可以想的很少,但是一定要做,不仅去做,还要践行终身,直到变得像吃饭水觉一样成为自身本能反应。

4.做一个谦卑的人,不要与人争荣。但和自己比进步。

相关文章

  •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读了富兰克林自传,最大的感触是他的极度自律。他给自己定下的12条规则,几乎每一条都需要克服...

  • 周记(6.24~6.30)NO. 37

    (一)读书摘抄以及收获 《富兰克林自传》摘抄以及读后感 这本书对我来说,最喜欢的就是作者富兰克林的十三条原则,我把...

  • 《富兰克林自传》:唯有自我成就者,才能被时代成就

    这周看完了《富兰克林自传》,被富兰克林开挂一般的人生惊呆了,忍不住分享给你。 《富兰克林自传》,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 《富兰克林自传》-本杰明•富兰克林 azw3,pdf,mobi,

    《富兰克林自传》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写给儿子威廉.富兰克林的家书。这部由作者1771年动笔,1788年完成的自传,前...

  •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读完《富兰克林自传》,内心真的无比震撼,我读的传记也不算少,自传好歹也读过一些,但像《富兰克林自传》这样的,还真的...

  •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我对富兰克林成功原因的推测是:童年时代就开始进行大量的阅读,并且经常将书中的理论运用于实践,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不...

  •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美国政治家、物理学家。 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

  •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富兰克林8岁进语法学校学习 10岁中断学业,帮父亲工作 12岁开始做哥哥的学徒,从事印刷业 15岁匿名向新英格兰报...

  •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富兰克林的读后感 在他的传记中,看到他既传奇又平凡的一生。用谦逊的口吻阐述得,像身边一个平凡的大叔,却又做了那么多...

  •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知识都没有,那命运也是改变不了的;每个人都想要成功的人生,但前提是你要有知识。 下面就来讲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ce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