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課抄了九零後詩人玉珍的詩歌《一枝蔷薇的刹那》。我有時喜歡回憶过去,沉醉於夸大了的舊日的美好裡;有時還願意寄希望於未來,幻想着即將到來的一切都會胜过今朝。説到底就是因爲現實的生活太过平淡凡庸,總有一種不那麽真實的、似是而非的失落感。當下的一切都將成爲明日的过去,而明日的未知又將成爲一暫新的當下。或許一切都將如期而至,或許一切都如花開自然。即便凡庸苟且的現實中,大多数時間裡,日光平淡而枯躁,却也會因一些柔軟的、轉瞬即逝的、刹那的柔軟快樂着、幸福着。
今年是二月十二日,農曆己亥年正月初八。從嚴格意義上講,幾天前的春節已經成爲舊日陳迹,然而一切却剛剛開始,雖然天氣依然清寒,雖然期盼中的雪還末能如期而至,但新的一年的春天却實實在在地已經到來了。高三的學生今天開始上課了,高三的老師今天也開始上班了。已經有幾年没上高三了,或許是年龄的原因,總感覺自己已經很難適應高三的節奏和模式了。從小讀《莊子》,中毒太深,雖然讀得不求甚解,理解得似是而非,但也如當年蘇東坡一樣,總覺得那文字所表達的正是自己想寫、想説却又無從去寫、去説的東西。無所追求,不思進取,没有一個明确的奮斗的方向和目标,終歸不能給學生們以現實而功利的影响。“能者勞而智者憂,無爲者無所求,飽食終日,泛若不系之舟。”
有好長時間没有去電影院看電影了。最近幾天,有一部國産的科幻電影備受關注,据説是根据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説改編拍摄的。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和弟弟都喜歡看當時很風靡的一本雜志——《飛碟探索》,而且那時很多人都喜歡看,都對外星人寄以深深的期待,而那種期待是和善和美好的,仿佛外星人是比我們地球人更善良、更熱愛和平的。然而,去年讀了劉慈欣的科幻小説《三體》後,才覺得过去的那種想法太有些一厢情願的感覺了,外星人的來訪或许並不是都懷着满满的善意的,比如來自三體世办的外星人就是带着满满的恶意。我没有看電影《流浪地球》,當然不知拍摄得究竟如何,當然也就無從去評頭品足了。
寒假很快就要結束了,我布置給學生的作業就是認認真真幾本書,或者説認認真真讀三本書吧,不知道學生們完成得如何。一年之中,或都一個學期之中,跟學生們一起完完整整讀幾本書一直是我的心願,但這樣一個看起來簡單,説起來的容昜的事兒,做起來既不簡單也不容昜。應該是前年年末的時候,我曾提出“星空下閱讀”讀書活動方案,而且提出要每個班級開設一個班級圖書館的建議,時至今日,整整一年过去了,一切如泥牛入海,寒暑假的作業中依然有閱讀,讀來讀去就是“三國”“紅樓”《道德經》《大學》,換湯不換藥。每間教室新換了燈了,据説要好幾千元,而我建議的班級圖書館所費最也不过两千元。説到底,讀書摆摆樣子還可以,千萬不能當真。
明天去花店買一束綻放的鲜花摆在書桌上,看着盛開着的美好,會想到生命之美亦不过一瞬,若不能盡力、盡興,岂不辜負?夜已漸深,與你愛的人道一聲晚安:不遲不早,一切剛剛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