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父母心都一样,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没有人会主观意愿地去伤害自己的孩子,可往往却在不经意间,在孩子稚嫩的心灵上留下了伤痕。


看到上图文字,我五味杂陈。一方面,我很理解这位妈妈的心情,因为我儿子也经常丢东西,但是我告诉他的是,要管好自己的物品,不是我们的东西不要。另一方面,我觉得用成人的价值观来判断孩子行为方式,甚至用上“偷”的字眼,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出于好奇,同时也想知道那个孩子是谁?拿着群信息给儿子看,儿子马上从书包拿出那个魔方开心的跟我说,:“这个魔方是我下午在班级的过道捡到的,不知道是不是他的?”
我惊讶的看着他手上的魔方,看着儿子的眼睛,问他:“你确定是过道捡到的?”
“非常确定”
他的眼神坚定且清澈,没有一丝的慌乱,我读懂了他说的是实话。
“捡到的应该怎么办呢,丢东西的同学一定很焦急,甚至会受到家长的责备,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才恰当呢?”
“我又不知道是谁的”
“下次如果再遇上了,你会用其他方法处理吗!”
“我觉得好玩,就先拿回家玩下,明天再带过去交给老师。”
“妈妈能理解你,但这样做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我相信下次遇到了,你会第一时间交给老师的,对吗?”
“嗯。”
“你希望自己去跟老师说还是妈妈帮你呢?”
“妈妈帮我吧,谢谢妈妈!”
之后我马上让班主任确认这个魔方是谁的,并让孩子明天一定送回去。
有些事情在孩子的世界里是件“小”事,但以成人的价值观来判断,把结果扩大化了,把结局想象化了,往往在不经意间,在孩子稚嫩的心灵上留下了伤痕。永远别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别轻易在孩子身上贴下坏标签,维护好孩子的小小声誉,只有他觉得自己是“好”孩子,他才能以“好”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自觉维护自身声誉。
一次生活中的小波澜,带给我一次引导孩子的机会,也给我一次反思成长的机会。谢谢你,儿子,是你督促我每天不断地成长自己、磨炼自己。你真是来成就我的小菩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