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与海》 海明威(1899~1961)年 美国作家
我在看海明威的这一本书之前,还是在好几年前,是听了一场有关两难选择的学术研讨报告之后,才去翻读此书的。报告中讲到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中的两难选择,当然也讲到了本书中的主人公桑提亚哥的二次两难选择,一次是要么继续出海去捕鱼,要么是退缩停止,另一次是要么继续与鲨鱼搏斗,要么放弃大鱼,以求自保。但在这两难之中,老人却选择了没有放弃出海,没有放弃大鱼,尽管是自己精疲力尽,尽管是自己九死一生,什么都得到了又失去了,什么都失去了又失去。只是来证明自己的硬汉的荣誉与精神,也只是来证明自己的硬汉的努力与进取。正如小说中说的,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可就是打不败他。
其实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人物也不复杂,主人公桑提亚哥是一位老迈倔强的古巴渔民,在哈瓦那近海以捕鱼为生,他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但第85天,他自信可以冲破厄运捕到大鱼,他终于如愿以偿,钓到一条从来没有见过的,比他的船还要长的大鱼。老人在海上进行了三天二夜殊死搏斗才把这条大鱼杀死。当他把他的战利品捆在船边开始胜利返航的时候,又遭到一群鲨鱼的疯狂进攻。为了保卫自己的劳动成果,老人竭尽全力与鲨鱼群进行了一昼夜的恶战。最后,捕到的大鱼被鲨鱼吃得只剩下了一副骨架,一副没有任何价值的骨架。老人精疲力尽地回到家中,在睡梦中遇见了狮子。
我以为,小说的叙事方式是,层层递进,惊心动魄,寓意深远,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含蓄隽永,凝练精确。一方面是,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带有悲剧性的冒险的故事,另一方面是,这是一个攫取人心的带有精神性的失败的故事,再一方面是,这是一个基督教义的带有象征性的比喻的故事。只是在海明威笔下,把这一位古巴渔民的角色的情节描绘得太震撼人心了,描绘得太完美无缺了,也描绘得太寓意深意了。难怪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是这么说的;《老人与海》是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是“对一种即使一无所获仍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讴歌”是“对不畏艰辛,不惧失败的那种道义胜利的讴歌”。我是很认同颁奖词中的说辞,是因为我也看了海明威的其它的几部小说,才知道了这是他这一辈子所创作的一部最好的小说。
我也以为,小说的主人公桑提亚哥是一个“硬汉子”性格的化身,他的硬汉子性格表现在他那不懈地努力地去出海去捕杀大鱼,并在苦斗群鲨的过程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大无畏男性的精神。我的理解和感受是,硬汉子的性格应该是具备两个特点,一个是充满自信,决不屈从于命运,另一个是坚韧不拔,勇于拼搏,知其可为而为之,在精神上永远是强者。他是一种永恒的,超越时空的存在,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一种体现着人类尊严和在命运重压之下,仍有优雅风度的硬汉子的形象。
所以我在想呀,所谓的两难的选择,所谓的硬汉子的形象,不就是听着鲨鱼群一次又一次地啮咬着大鱼而奋力搏斗而耗尽了体力之后,留给他的只有一具大鱼的空骨架之外,什么都没有给他留下,只是回到家中在睡梦中遇见了他的梦中的狮子?
我喜欢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小说,喜欢他的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喜欢他的清晰干净的写实手法,赋予了老人与海的极强的艺术魅力,并从他的立场上和观念上也解释出了两难的这一世界性的命题与硬汉子之间的关系,使我受益匪浅,也使我读来催人泪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