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十期线上分享一生健康——秋季养生

第十期线上分享一生健康——秋季养生

作者: 无盐沽酒 | 来源:发表于2018-09-01 18:39 被阅读94次

分享精华文字整理

养生的概念

1.  首先是一个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的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指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活动和大自然息息相关,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医学认为人体有自己的生命活动规律和自然界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无论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还是四季天气昼夜晨昏,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自然界的四时天气变化,就能直接影响人的情感气血以及疾病的产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医养生学认为人类必须把握和了解四时天。天气变化的规律和不同自然环境的特点,顺应自然,维持人体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才能养生防病。

2.  那么什么叫养生呢   

顺其本性,叫养,逆其本性叫杀伐。黄帝内经素问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未也。真正会养生的人顺应四时之气而养。是可以预防疾病治未病的。

什么叫治未病?比如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食品。这里就涉及到阴阳五行,肝木克脾土。因此肝失疏泄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肝脾不和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等现象。所以治疗肝病的同时,医生一般会考虑调理脾胃与防治疾病的传遍。

3.  另外一种概念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秋天主收,万物经历了春天的生夏天的长之后到了秋天就是收获的季节,人们经历春夏的辛勤劳作耕耘,播种施肥,到了秋天。就可以从容不迫的,平和地等待着丰收。把成果收起来,天人相应,人体这个时候也要收敛。 

秋天要收敛心神,要淡定,不要继续拼命了。秋天努力,拼命过度,消耗心血就成了上面一个秋,下面一个心,这就是个愁字。秋天要心平气和,不要锋芒毕露。如果心神跑出来了,秋主肃杀,外边的秋天的肃杀之气,就会伤害到你的心神,你就会感到莫名的恐惧和不安。

故文人骚客都用悲凉的词来形容秋天。这也是古代为何要秋后问斩的原因。 

但也有阳气特别旺盛的不会被这种肃杀之气影响,比如我们的伟大主席毛泽东《沁园春.雪》,大冬天都能看到一派景致。   

    秋天除了要收敛心神之外,还要收敛人体发散在外的阳气和能量。夏天为什么大多人都没有胃口,因为夏天人体阳气都发散在体表,出汗,胃肠就显得相对虚冷,胃肠功能就会下降,没胃口。到了秋天人体的阳气开始回缩收敛。胃肠开始慢慢变得温热可以贴秋膘长点脂肪。等天气逐渐变冷了,可以御寒保暖。   

  提起保暖有个成语叫明察秋毫,秋毫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发现动物到了秋天就开始长毛,长出来的绒毛就好。所以秋天又是治疗脱发的好时机。

另外秋天是主收的季节,我们就该吃点酸性的东西。因为酸性收敛,又因为酸能生津。比如说望梅止渴,就是这个道理。

4.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秋天秋高气爽比较干燥,所以秋季养生要注意滋阴润燥。那个概念叫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顺应自然界变化规律,适时的在春夏阳气生发的时节保养阳气以顺应生长的需要。因为春夏不但是阳气生长的时节,也是阳气消耗比较多的时间。比如说出汗多。

汗虽然阴液,但出汗的过程需要阳气的参与,化身汗液,所以要养阴液。秋冬季节要保护阴液,以适应收藏的需要。

秋冬时节天气逐渐变冷,人体感受到寒冷,需要阳气的温煦来抵抗外界的寒冷。因此,这是阳潜在内,阴盛余外。这就是清代一家张志聪所谓的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所以养阳。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所以养阴。因此,民间自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

因为天气冷,人们自然而然会贪吃热情食品,加上秋冬阳潜于内,所以要适当吃点儿性凉的萝卜。而大热天人们贪凉爱吃冷饮,同时体内这时阳气相对偏虚,所以要吃点心热的生姜让胃暖和一点。现在很多女性朋友穿衣服越来越少,哪怕是大冬天都穿着裙子。导致人体为了保护自身机体不受寒凉的侵害,调动潜藏在体内的阳气来抵抗外邪,久而久之人体的阳气就无法正常的收藏而过度地被消耗。因此机体就会引发各种疾病。

5  养心

还有一个概念就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先要做到心灵的健康才能做到身体的健康。

一个人,只有真正做到内心淡泊平静,真正的虚无的时候才能感觉到真气的存在。

什么叫真气呢?推动脏腑运行的能量就叫做真气。真气分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何为先天之气呢,与生俱来的身的精气为先天之气,也就是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瞬间,你的先天之气,就注定了。那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就像地底的石油天然气一样,本身就存在,过度的开采使用导致全球变暖。人体在过度的消耗我们的先天之气,就会虚火上浮。先天之气,无法弥补,那就只能靠后天的呵护和后天之气的补养。

以上是先贤们告诉我们的几个养生概念。


秋季养生

那么我们具体说说秋季,秋季是我国农历七八九月。包括六个节气,也就是立秋、处暑、白露、寒露、霜降。

秋季和肺气相通儿,秋季干燥的气候极容易伤害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

防凉

再造其中还暗含秋凉,我们经过夏天过多的发泄之后,机体各组织系统都处在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所以这时再受风着凉,容易引发头疼,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

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耐受性较差。更应该注意防凉。

饮食

秋季饮食调养应遵循养阴防燥的原则,饮食宜养阴,滋润多汁。

进入秋季气温变得凉爽宜人,温度降低,人的食欲逐渐增强,消化能力也提高,这是弥补,由于夏天气温炎热,造成营养不足。同时秋季又是收获的季节,各种动物肉肥味美,蔬菜瓜果种类齐全,数量又多,是安排秋补的最好季节。

不过如果饮食不当,你容易造成营养过剩或者食行不当而伤身,这种秋季安排饮食就要注意吃些合时宜的食物了。

适宜在秋季食用的食物,有银耳、苹果、蜂蜜,百合、胡萝卜、糙米、茄子、莲藕、红豆。

银耳

首先我们说银耳。银耳有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还能对抗肿瘤患者因放化疗引起的免疫力降低。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秋天多吃银耳还可防止皮肤干燥。

苹果

苹果中的维生素c是心血管的保护神,心脏病患者的健康元素,苹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比如膳食纤维、果胶、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这些营养素对健康非常有益。果胶膳食纤维可以润肠通便,还能帮助降血糖降血脂,清除体内的垃圾毒素。

秋天多吃苹果可消除疲劳,润肺滋阴对预防感冒有好处。

蜂蜜

蜂蜜含有大量容易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糖类,是皮肤的绝佳保养品,有利于强健体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红蛋白。秋天多吃蜂蜜能够促进消化,防止秋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达到排毒养颜的功效。

百合

百合入口甘微寒,入心经肺经。秋天空气湿度小风力大。人体汗液蒸发快,容易造成身体水分丢失。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食用百合对秋燥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胡萝卜

胡萝卜又称小人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具有补脾,健胃,养肝明目的功效。

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是指溶性物质,在油脂的作用下才能被人体吸收。在干燥的季节里,这些胡萝卜能增强皮肤的抗损伤能力,还能滋润皮肤。

糙米

糙米相对于精白米而言,保留的营养更加全面,维生素保留较多。秋季经常食用糙米能够预防动脉硬化,提高记忆力消除焦躁不安的情绪。

茄子

茄子不仅是物美价廉的大众蔬菜还是食疗佳品。中医认为茄子性凉,味甘,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等功能。立秋后吃茄子能降火气除秋燥。

莲藕

莲藕既可当水果又可作佳肴生吃熟食两相宜。不论生熟都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生藕性寒,甘凉入味可消瘀凉血,清烦热,秋天吃莲藕,滋阴润燥,清心安神。

红豆

红豆就很好的药用和良好的保健作用,秋天吃红豆可以养生。因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通常比较高,空气湿度也比较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需先调理脾胃。调理脾胃须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而红豆正好有上述的功效。可使体内的湿热之邪,及时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同时红豆还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为秋冬进补奠定基础。


秋季饮食禁忌

那么我们秋天同样也存在不适宜食用的食物。比如肥甘厚腻之品、浓茶和咖啡、辛辣的食物、煎炸的食物、油腻的食物、烧烤、寒凉的水果。中医认为秋季主肺气,肺主腥味儿。如果废气太过往往会导致肝气抑郁,因此在饮食方面,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主,忌吃肥甘食品。

咖啡浓茶

秋天容易内热,上火,更容易感到口干舌燥,甚至咽喉肿痛,这个季节尽量少喝浓茶和咖啡。

因为茶水咖啡里面的茶碱、咖啡因有利尿作用,加快人体水分流失,反而会加重人体的内热上火症状。

如果喝太多浓茶,咖啡因摄入过多神经系统比较兴奋,也会出现心悸,心跳过速等症状。

辛辣

少辛增酸是中医营养学关于秋季饮食的一个原则。所谓少辛,就是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这是因为肺属金,和秋气相通,肺气剩余秋,少吃腥味儿,才能防止肺气太盛。

秋季天高气爽,空气干燥,湿度小。人容易出现咽干、干咳的症状,这是由于燥邪伤肺所导致的现象。此时应少吃辛辣食品,如生葱生姜,辣椒胡椒,防止辛闻助热加重肺燥的症状。

油腻

炸鸡腿儿烤串儿等煎炸的食物,秋季使用后难以消化,容易积于肠胃之间。加上肠胃功能较弱,使用油腻煎炸的食物会加重体内堆积的余热,不利于人体适应秋季干燥的特性。

油腻食物含有大量的热量,不容易被消化,还能阻挡营养的吸收秋季养胃尽量少吃或不吃油腻的食品。

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到了秋季少吃姜为好,因为秋天气候干燥,造气伤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

烧烤

烧烤一般以鸡肉牛肉羊肉为原料,至于明火或者微波炉内烧烤,这些食物性温。这时需要较多的唾液来参与消化之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的症状。

民间有谚语秋瓜坏肚。就是指立秋以后再继续生吃大量瓜类,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西瓜,梨,葡萄本身性寒凉,加上立秋后人的肠胃对寒凉食物的适应力下降,所以立秋后的寒凉水果,还是应该少吃。尤其是冰冻的西瓜,更不能像盛夏那样大快朵颐,否则易伤脾胃,和引发其他的疾病。


如何养

脾胃是后天之本,经过一夏天的寒凉,饮食以及酷夏的折磨,虚弱的脾胃需要我们格外的去注重调养。

脾胃寒凉的人在天气变凉后会出现各种因寒凉导致的胃痛,腹泻等症状,而在遵循脾胃调养原则的同时,艾灸对脾胃寒凉也是一个效果非常明显的。

调理方法

虽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是针对体寒,怕冷,脾胃虚弱的人来说,此时就要多注意身体,阳气的补充来抵御秋凉的侵袭,可以有效防止身体各种旧病的复发和诱发心脏病。而且对秋季的各种感冒,咳嗽,鼻炎哮喘的防治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好的身体状态离不开合理的饮食调养以及正确的养生调养。丰收的季节,希望我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收获一个更加健康的身体。

相关文章

  • 第十期线上分享一生健康——秋季养生

    分享精华文字整理 养生的概念 1. 首先是一个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的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指人生活在天地...

  • 产品的商业逻辑

    本文内容来源于智库第十期线上分享-唐翊平的分享,在此做整理分享学习

  • 体寒是万病之源!90%的疾病跟体寒有关

    兰姐健康养生堂,关注生活健康,与你分享健康资讯、保健常识、中医养生、健康饮食、养生食疗、生活常识、远离亚健康,健康...

  • 秋季宝宝营养食谱,好吃又健康!

    秋季宝宝养生食谱大推荐! 正逢秋季,如何给宝宝养生?让宝宝健康成长不生病呢?妈妈可要在饮食上多花些心思。下面一起看...

  • 健康生活,秋季养生

    说起养生,大家都觉得是中医的概念。其实这是一个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注意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然而大多数时候...

  • 菁度健康秋季养生

    秋季正慢慢来临,养生也应该随着季节而变化。那么,秋季养生有什么要注意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远离这些误区 1、...

  • Z21O第五周能量池分享

    秋季养生: 主讲人:郭洪涛 大家晚上好,非常开心,能够借助这个空中平台呢,给我们的伙伴呢,去分享,秋季的养生。人家...

  • 秋季艾灸养生分享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秋季养生,俗话说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季养肺冬天养肾秋养肺这是因为秋天的气候比较干燥,因而更容...

  • 【今日学习分享-秋季养生】

    不知不觉中秋天已悄然来到,早晚的风都是微微凉的。 一.秋天的特点: 1.秋主“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里的...

  • 健康养生知识学习

    老辉的这个公众号一直会分享健康知识,分享养生知识,中医知识,中药知识,养生文化等,和大家一起健康。 关于健康知识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十期线上分享一生健康——秋季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vu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