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窗前伸头张望,右手边不远处的尽头空无一人,倍感疲惫满心失落。

晚上女儿到家已经七点半了。她放下书包问我:“我过去吃饭吗?”我没有看她,淡淡地说:“看你作业多不,自己安排。”“那我去,我打电话问下去哪里吃饭?”女儿打完电话对我说:“妈,我去XX餐馆吃饭,他们叫我带上自己的手机。”我盯着自己的手机没有回话。半分钟后女儿一言不发地开门走了,当然也没有带手机。
我心里不舒服,难受的情绪包围着我。一想到她到吃饭的地方找不到具体的楼层和房间我又坐不住了,站起来冲向阳台,不过才三五分钟,孩子就跑得无影无踪。
我们不开心的根源在于她爷爷今天生日,叫她过去吃饭。2014年离婚后,05年出生的女儿随我生活。这些年前夫只保证了孩子每月500元的生活费用。即使协议上约好的教育医疗费用一人一半都拒绝履行,还说:“给你说清楚,我只付生活费,其它什么都不管。你要起诉随你,凡正我没有钱”。这些无赖的话让我们一家人气愤又郁闷。
前夫上面有三个姐姐,被一家人宠成了妈宝男。八九十年代时他父母在县城修了三层90平米左右的房子,后来在上面加高了二层,共五层。现在自住二套,出租三套。我们在一起的十多年无论是经济还是生活从来没有支持,有事就找我父母想办法。孩子从小我父母带,他们没有带过一个晚上;孩子三岁,一次我们有事让他们照看小孩,结果只顾自己打牌孩子从二米多高的地方摔下去下巴缝了十多针;这些年给娃买的衣物类不超过二十件……但是几个女孙在他家长大,还省吃俭用供出个自费留学的女孙,女孙大了,上班了,该帮扶买房子……前夫呢,一直没有固定工作,而且眼高手低。做事要做自己喜欢的,喜欢的又没那个本钱去投。宁肯在家耍上一年半载。实在没法了才找每月千多元的轻松工作做。领了工资又和朋友天天小吃小喝(一个月在外吃喝二十多天,不会叫上老婆孩子),孩子老婆从不顾。离婚后我们从他家搬了出来,他三个月就迫不及待再婚(当时瞒着孩子,结婚当天傍晚女儿恰巧过去只有她爷爷一人在家,仍旧守口如瓶),又生下儿子……他们对孩子的不公平让我和父母生气又伤心难过。
孩子呢,对他那边又非常好,即便我说了他爷爷那家怎么对待她的。
我揣测除了血缘中天然的亲情感外他们没有常住在一起,对孩子很宽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以前(孩子一到四年级时,他们住一楼我们住四楼。)学习上就常当孩子面对我说:“不要把娃儿管严了哈”“ 一个班好成绩就只有那几个,不要去争”“我们家的娃儿读书不是那个料”……让孩子感受到的是宽松。15年后至今见面次数有限,每次就给孩子几元或几十元的零花钱(给三十孩子有时要十元,偶而还拒绝),允许她吃我不许她吃的冷饮。
孩子的行为也深深的伤了我和父母。我们又不愿意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所以我特别不高兴他那边有什么事时就想起孩子是他家的人,就需要孩子出出场,该承担的法定责任却又无情的推脱。
不相干的人不相干的事为什么要困扰我?我要及时摆脱不良情绪。我想到了贝壳沟通。“贝壳沟通模型当中在人际关系当中发生冲突的时候,首先界定问题的归宿,就是在当下双方互动的那个片刻,谁被卡住了,谁遇到了问题,谁需要被帮助,谁要为这件事情负责任。”今晚孩子去吃晚饭,她是很开心的。我认为孩子一直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孩子不应该一呼就应,所以有情绪的是我。想到这里我心里平静了些。回想当时情景及自己真实感受:
我告诉孩子自己拿主意,内心里希望她不去;当她作出决定要去并说要带手机时我没有理她,实际是生气了;同时不满意她拿不拿手机这么小的事还征求我的意见。孩子后来走时估计心情也不那么美丽,她没有拿手机也是怕我不高兴,有讨好我的成分。
我从来没有像这一次样静心体会。我感受到只要涉及她爸爸那边我对她的爱就不是无私的,我言行不一,缺乏真诚,粗鲁而严厉。想想孩子小小的身躯承受这么多,我自责又心疼。
孩子饭后回来我要以平时平常的态度来对。
我不为难孩子,为难自己,只是一想到前夫那边的做法我又心有不甘,怎样才能没烦恼?
2018.5.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