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读《曾国藩》

读《曾国藩》

作者: 彻敏 | 来源:发表于2020-04-26 23:58 被阅读0次

在吴伯凡的《认知方法论》课程中,曾国藩是最常被用来举例的人;他的为人处世、治军用人等方面,有太多值得推崇的地方。

中国古代强调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据说真正能做到的人只有两个半,曾国藩就是其中一个。

1

几经翻阅此书,现将他的主要成就简单做以下概述:

1)知人善任

曾国藩为官清廉知人善任,朝野上下有半数是他的门生。像晚清四大名臣,其中左宗棠,李鸿章都是曾国藩一手提拔的,李鸿章更是终生以作为曾国藩的学生为荣。

为培养李鸿章,曾国藩可谓煞费苦心;不仅在做事能力方面大力的培养他,在行为习惯上更是全面要求。李鸿章爱睡懒觉,曾国藩给他养成了每日早起的习惯;李鸿章平时好说谎吹牛 , 曾国藩要求他沉稳有信;李鸿章心思太灵,遇事容易动摇,曾国藩则经常教导他遇到困难要挺得住。

对于李鸿章而言,曾国藩真真是一位良师益友,在曾国藩的影响与栽培下,李鸿章成为一名朝廷重臣,独立支撑了大清的江山几十年。

2)勤俭治家

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虽位居高位,但待人谦和勤俭持家,道德上堪称毫无黑点。

对于家教,曾国藩一生都在遵循着十六字:"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他不仅自己遵循“勤俭”的好习惯,对儿女的要求亦是如此。曾国藩曾对儿女说:"吾辈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勤俭二字,别无他法。"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在曾国藩临终前,他留给子女也不过四言教导。

在曾国藩看来,“勤”在于养成好习惯,首要的就是要早起,坚持每日读书。曾国藩次子,曾纪鸿牢记了父亲的教诲,一生勤奋,成为了有名的数学家。

这种不蓄钱物给子孙,让子孙"一无可恃",图强发奋,实为治家教子的一剂良方。

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曾国藩的治家之道,对现代家庭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3)拯救大清于水火之中

对于已渐暮色的大清,曾国藩做了两件挽救大清的事:

一是组建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立下不世之功,把满清王朝从死亡线拉回来,为风雨飘摇的清朝续了一命。

二是发起洋务运动,发展了第一批留学生,推动晚清最重要的改革。

4)激流勇退

曾国藩的了不起的地方,在于能够做到“激流勇退”。

曾国藩在平定了太平天国后,主动的裁撤部分湘勇,同时主动放弃个人权利和地位,选择归隐回家。这样一来,不但解除了朝廷的猜疑,更是为自己和家族的后续发展,选择了平安之路。

终观历史,很少有有功之士能够做到放弃眼前的荣华富贵,选择隐退的。而曾国藩,却能够做到在声望达到极点,个人地位最高时,主动选择“激流勇退”,足以证明他的不平凡之处。

2

作为一代名臣,曾国藩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地方。那么,我们到底能够从他身上学到什么呢?

要知道曾国藩是个没有天赋的普通人,秀才考了七次才考上,以致于被同僚嘲笑了数年。但是,就是这么一个资质普通的人却成为了一代名臣,这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励志典范。纵观全书,我们可以清楚发现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源于他的一些好习惯。那么在这些好习惯中有两个是我们都可以做到的,可以借用的:

一是反省的习惯:曾国藩每天都写日记,记录每日自朝至寝,一言一行,坐作饮食,或心有私欲不克,外有不及检者皆记出。一一如实,决不欺瞒。

通过写日记进行修身是最好的也是最简便的,通过写日记我们可以反思自己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正是通过这样的反省,方可达到不断修炼自己的作用。

二是读书的习惯,他规定自己每一天必须坚持看历史不下十页,饭后写字不下半小时。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通过坚持读书,曾国藩不仅改变了自己,更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这个简便的修身方法几乎人人都可以做到,只要你想读书,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下载读书APP、上网买书、图书馆借书。

读完此书不仅让我对曾国藩有了更为全面、细致的了解,从中也受到不少启迪。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对这本书感兴趣,一定要去看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曾国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fe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