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请你做一个选择题:
A、你觉得:你自己中的你是真实的你自己。
B、你觉得:别人眼中的你是真实的你自己。
你觉得哪一个是你的答案?如果你觉得自己眼中的你是真实的你,那么请问别人眼中看的你就是假的你吗?其实不一定,为什么呢?因为根据乔哈里窗原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面。自己看到的这一面,和别人看到的那一面是不同的。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就像是一只大象,而我们自己和别人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这头大象。盲人摸象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自己眼中的自己,是我们自己。别人眼中的我们,也是我们自己。
乔哈里窗这里提供了一个模型,就是每个人那都有四个部分,那四个部分呢是有这样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自己知道的,自己和自己不知道的自己。第二个维度是他人知道的,你自己和他人不知道的你自己。请看图:

1、公开区:
自己知道的,自己和他人知道,就自己和他人都知道的自己的叫做公开区。
就是别人也知道你的事儿,你自己也知道这个事儿。比如说你的父母,他们对你的知道的事情,非常多。那所以呢,他和你之间的公开去较特别的大。
2、隐藏区:
这个区指的是你自己知道,但是别人不知道这一部分的,你呢,他指的就是你自己的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或者隐私。
如果你想让别人更了解你,你就要扩大自己的公开区,减少自己的隐藏曲。多向别人去表达你自己多告诉别人你怎么想的,还有多跟别人分享一下你的经历。你经历的事情,你看到的,你听到的,这些分享可以拉进你们的距离。这就是乔哈里窗告诉我们的方法。
3、盲点区:
这个区是自己不知道,但是别人知道的你自己。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盲点,就好像我们盲人摸象的时候,我们自己摸到了大象的腿,我们没有摸的大象耳朵啊,我们就不知道啊,原来我们自己的内心还有那样一个部分。
比如说,两个女生去买衣服。她们试新衣服的时候,总喜欢问别人,“看起来怎么样?我搭不搭?配不配好不好看。”
说明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什么形象,自己是不知道的。这就叫做什么盲点区,那我们的盲点区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呢?
当然是越小越好,所以我们要缩小自己的盲点区,我们就要多向别人去问。我是怎么样的,我有哪些优缺点,请别人给自己指出来。这就是盲点区的应用。
4、潜能区:
这个区是别人也不知道,你自己也不知道。这就是我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尚未开发的潜能啊,可以去挖掘。
公开区,隐藏区,盲点区,潜能区这四个区加起来,就构成了全部的你。我们自己通过这四个区的理解,我们可以衍生出很多沟通的方法。后面的文章逐个讲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