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想到,就在一个季度之后,曾经雄赳赳气昂昂奔赴上海的美团打车,就已经步入了“无人问津”的境地。

美团打车之殇
全能网校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自打属于美团打车黄金的3-4月份过去之后,美团打车的DAU有如高台跳水一般,开启了直线下降的模式。截止6月30日,滴滴出行的DAU数据达到1468.2万;而美团打车仅为16.05万,和峰值相比下降超41%,远不及滴滴的零头。

除此之外,市场份额接连跳水则是美团内心中最深沉的痛。此前在3月份,美团曾高调宣布在入驻上海的首日,美团打车的完成单量破了30万。随后王兴也公开表示美团打车业务已经在所进入的城市拿到1/3的市场份额。只是如今这个数值早已跌破了冰点。

根据第三方数据的报告显示,网约车乘客端app全国网民中的渗透率图表中,滴滴出行应用端在全国网民中的渗透率为14.47%,而美团打车则为0.22%。这样的数据,仿佛和美团打车当初高喊的进驻各个城市的口号有些相斥,只是伴随着网约车日渐严格的监管制度,美团打车也只能停滞在上海、南京两地,暗自蹉跎岁月。这一切仿佛都表明,美团打车已经真真切切的熄了火。
那么美团打车的对手——滴滴外卖,现在怎么样了?
滴滴外卖现状
相比美团打车的停滞不前,滴滴外卖的境遇略微好了一些,纵然同样遭遇了监管风暴,但该攻城拔寨时,就攻城拔寨,毫不马虎。自无锡之后,滴滴外卖接连开通了南京、泰州、成都、郑州等城市。这从外表上看,滴滴外卖好似一路顺风顺水,那么在数据方面又是如何呢?

根据此前滴滴外卖在无锡外卖大战时的数据显示,滴滴外卖在无锡仅占6.9%的市场份额,而对手美团外卖则占据51.6%的数据,实在颇为惨淡。至于其他城市的数据,目前则尚无第三方报告数据出炉。不过根据滴滴外卖官方的数据显示,滴滴外卖在其他城市成绩尚且不错。

6月1日滴滴外卖在南京上线,热情的南京小伙伴,7天吃掉了73407份鸭子相关菜品。
6月25日,APP上线西南重镇成都,首日约有12000名骑手在天府之城街头送餐,当地代表性商家樱花食堂新街口分店上线四天日订单量翻了四倍,从5月平均200订单量跃升到6月的接近900单。
滴滴做外卖的原因难道真的只是为了抵抗美团?
单单从滴滴官方数据上看,略比美团打车要来得好,但滴滴外卖本身作为防御性的举措,为什么现在滴滴依然要坚持下去呢?
事实上,在滴滴的战略思维中,做外卖是经过深思熟虑才下的决定。至于为何,这就要说到滴滴的老大哥——Uber。此前Uber跨行开启了送外卖的先河,实现了“万物互联”的扩张尝试,虽然Uber的外卖小哥是踩着双轮的自行车前往送餐,有点low,但从结果上颇具成功。
单单2017年第四季UberEats在Uber总体营收中贡献了大约10%的份额,实现营收11亿美元,而且UberEats业务已经在四分之一的市场实现了盈利,这给了滴滴一个启发。
而且外卖比起打车而言,从技术层面上是弱了一级。因为从打车到外卖,是一个载人到载饭的过程,难度系数少了不少,这就像是“降维攻击”一般,对滴滴而言实现起来颇为轻松。因此,滴滴只要做好了一个城市的生意,便可以全面复制到各个城市。而且,从政策角度而言,网约车的监管可比外卖严的多,这一切都给了滴滴一个做外卖的充分理由。
全能网校谈:
事实上,唯有多元化的竞争才能避免一家独大的可能性,也能最大程度的利好消费者。因此,滴滴做外卖,再到美团做打车,从长远角度看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件善事。最后,全能网校真切的希望二者在发展的道路上,能够向亚马逊学一学,去自发主动的改善自身的服务,而非等到监管之后才予以改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