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巢》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是古人将对大自然的观察,融入于对社会某些事情的映射。
《毛诗正义》中说:"《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鸤鸠,乃可以配焉。"其实就是说这首诗是赞美国君的夫人的。
国君花数十年功夫立下大功,终于得到了爵位,而夫人只需要嫁给国君就可以拥有这些待遇,因此非有"鸤鸠"的德行不能匹配。鸤鸠就是布谷鸟,也即杜鹃。那么杜鹃究竟有什么德行,以至于古人如此推崇呢?原来古人认为"鸤鸠有均一之德",为什么呢?因为它在喂养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早上从一个方向到另一个方向,比如从东到西,到了晚上则反过来,从西到东。古人认为它处事非常的公平,所以说它有"均一之德"。古人认为身为国母就应该像杜鹃一样,公平的对待自己的子民。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一章】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二章】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三章】
大意是说喜鹊筑好了巢,但是住在里面的却是布谷鸟。这个女子就要出嫁了,场面宏大气派,送亲和迎亲的车子都有一百辆。
"之子"的意思是这个人,"于归"是出嫁,古人认为女子最终的归宿在丈夫家,所以出嫁叫"归"。
"百两"通"百辆",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古代国君婚礼,迎亲时必须用一百辆车。一种认为是虚词,表示车子很多。
"居"表示居住。"方"表示有。"盈"表示充满。
图片来源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