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2019年,最早的那波90后人士泪流满面地发现——
自己快而立了
斌斌在歌里唱:“三十而立,而立之年,跨过了人生的分界线”
这是一个节点,无论决定改头换面,深耕人生;还是洗尽铅华,担负责任,站在30岁门槛的人都要面临一个很现实地问题,财富自由
一个不算失败的30岁,应该有不卑微的工资,不绝望的未来,不放弃的执着,而你呢?
当然,现在确实有很多兼具头脑和能力的年轻人,方向明确地打磨自己,不到30就身价百万。
但这毕竟是少数,大多数90后依旧在为生计奔波,微薄工资,点滴存款,效率低下,前途无望,梦想,自由?
除了可笑,还是丑陋。
怎么就差这么多?跨在分界线上的你,真的没机会了吗?
其实真正的问题只在于思维,没有改变,可能是你没有意识到这几点。
01
你的计划,并非全有意义
很多人喜欢做计划,以为将自己的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是一种极聪慧的做法。
但问题是,当任务的难易跟自己的能力不匹配的时候,其实安排任务并没有用,只会让你会清晰地洞见自己究竟是什么废物,绝望和碰壁便接踵而来。
一整天忙碌,加班到深夜,但业绩还是一如惨淡。
原因在于,你并没有将自己的精力依照作出的计划进行相应的分配。
最近跟一个刚刚考完研的学长聊天,请教复习秘笈。
(好吧虽然是临时抱佛脚)
他说,你一定要善待自己的精力
这位学长在一开始下定了考研决心的时候,便立刻制定了无比详尽的复习计划, 密密麻麻的时间表,就差上厕所和吃饭没安排上了,但是,效率却是无比低下
后来痛苦的学长分析原因,发现自己总是将上午头脑最灵活的时候拿来巩固基础,而下午和晚上却是做题突破,这种他习惯已久的模式却是拉低了复习的进度,本来表上一天完成的问题可能要变成三四天
于是他果断更改了自己的作息习惯,虽然很痛苦,但事实证明,复习效果确实是提升了。
那些最优秀的佼佼者,并非拥有比你更多的时间和更聪慧的头脑,只是学会了分配精力。
Facebook 扎克伯格,每天处理的事务不可谓不多,但他永远能够保持高效和平衡。
是因为人家是神人吗?不是
只是因为他善于分析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会在自己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里处理逻辑性最强的文件,在疲惫时间,去跟员工交流更多的想法意见,发散思维。
把时间当成可以拆分的工具,不如和自己的精力交朋友。
于是你会发现,所谓成功,不再是反人类的痛苦坚持,而是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02
思路清晰,精准的填坑能力
其实在职场工作和我们网文写小说是一样的
无论是Boss给你分配了一个任务,还是你自己给自己制定的计划,一经决定,那就是你逃不过的事情
就像是我在玄幻小说里刚写了个三十年河东废柴遭退婚的开头,总不能太监吧?
所以要谋划剧情、人物出场、YY打脸,走上巅峰,都是必须的。
职场也是如此,填坑,说白了,就是解决问题,在任务面前想尽办法去完成,而且完成得漂亮
蚂蚁金服和支付宝CEO彭蕾有过一句话,“我的任务就是,让马云的任何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吹牛,装逼,拍马屁?
其实是职业素养。
在职场中,你在问题面前的反应能力,绝对可以影响你到底能走多远。
举个例子,在你的团队将要向老板汇报的时候,你却惊喜地发现领导突然有事儿不能来,坑来了,作为可能是团队中最有能力的人,你的选择是什么?
默认延迟汇报?还是挑起大梁,出尽风头?
无论得罪老板还是直接领导,这两种选择似乎都不是很好,但大多数人的填坑能力,也许仅仅限于此。
但真正厉害的人,总是能够找到出路的。
也许你可以在这十分钟内快速浏览一下项目,再跟你的领导申请,分析利弊关系,获得同意,让会议顺利进行。也许你的汇报平平,老板也没有太注意你,但最起码,这就是在帮助你的领导解决了一个难题。
认真做事只能帮助你解决问题,只有承担责任,才会升职。
承担责任,就是比别人多想一步,做事更加周全。
拥有填好坑的能力,才叫职业****
03
培养套路和精品思维意识
以上两点,精力和填坑,只是最基础的素养,而要将自己完全打磨成公司所需要的人,你还需要更宏大的格局和能力
简单来说一个字儿,套路
逼格高点儿的表达方式,叫作成品思维
前一段时间在图书馆学到11点闭馆,看见保洁阿姨上来收拾卫生,因为我的座位比较固定,也算是脸熟。
我发现人家收拾卫生的时候速度是极为的迅猛,一整层的卫生,从清洁地面、卫生间、更换设备、检查座椅卫生等等,每个环节都行云流水
我震惊了,对于一个不扫一屋的人来说,这种能力是我所梦寐以求的
于是去试着问了一下,不问不要紧,人家掏出一小本本
真是统筹管理学的精华啊!
什么时候干什么,做什么的时候同时准备什么,甚至连遍历一整层图书馆所需要的最短路线都有了选择,让正在复习图论的我深深自卑
后来我发现,图书馆的保洁人员经常更换,唯有这位,一如既往。
我恍然了,原来对于她来说,保洁就是她的职场,而这个小本本,就是她输出最有价值的一件产品。所以,驰骋山大保洁业,没有难度
我泪流满面,深深膜拜
啥叫职业?这就叫职业!
没有成品思维,你花费再多时间忙碌,也不可能达到目的。这也是大多数人看上去加班加点很是辛苦,最后却毫无产出的根本原因。
就像是曾经的我,只顾每天疯狂码字,却根本不想想我到底要写成什么样子的小说,很多人说我的作品思路混乱,也就是如此,后来我写了短篇,学会收敛思绪稳定思考,果真有改观。
不怕你不行,不怕你不会,用最适合的方式去思考,打磨成品思维,就是成功
一个人在职场上行不行,不是看原始能力,而是看他的进化思维。
掌握这几种思维方式,你才能避免更多的无用功,在拥挤而残酷的竞争社会里,找到自己的高地。
E.N.D
你有什么关于培养90后成长积淀地方法?想听听您的意见

打造美好日常
来无心家的小后院儿,每日放送
来撩无心小哥哥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