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逐渐消逝的乡土文明

作者: 曾彧 | 来源:发表于2016-05-28 18:45 被阅读0次
乡愁

乡愁,自古至今,被文人骚客一遍遍诉说着。乡愁,是许多人难以绕开的忧思百结,一提起来,便使人慨叹良久。许多人纵使离乡多年、两鬓霜染,也难割舍这一种绵长的思情。

几个月前,寒风萧瑟,我攀上香炉峰,遥望故乡,心有戚然。

不久前,有位朋友向我诉说浓浓的思乡之情,为了尽保原意,摘录如下:

我6岁从石河子回到咸阳,26岁从西安站出发离开陕西,36岁在陇海线的东端痴痴的西望……陇海线就是我和故乡之间

最深切的牵挂、最入髓的联系……我不记得我在这条铁路线上往返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我还要往返多少次。如果陇海线

是一条缀满璞玉的项链,西安站于我,就是最晶莹的一颗泪珠。

朋友对故乡之思情,其深、其忧可见一斑。在故乡与我们之间,横亘着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这鸿沟也许是一时的,也许是永久的。但不论是一时的还是永久的,它给我们带来的忧愁却是分分秒秒的。

当下的中国历经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迅速发展,已经逐步实现了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变,在这个社会急剧变迁的过程中,失去了很多。包括传统道德、乡土文明、人情风俗等多方面的衰退和沦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自然生态环境和原始村落文明遭到了空前的破坏。大量年轻人外出谋生,农村空留老人妇孺,老龄化不断加剧,社会压力只增不减。诸多由于社会迅速发展而浮出水面的问题考验着当代的每一个人。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被迫抛弃一些东西、离开一些东西、遗忘一些东西。尽管我们情非所愿,也是无可奈何。

最近有幸读到一本书——其实是一本影集——李玉祥的《乡愁》。李玉祥是一位摄影师,十多年来穿梭于浙江、江苏、江西、安徽等地的乡村,拍摄古村落的风貌,以这种方式记录、留存即将消逝的乡土文明,向生活在当代的人们展示被现代工业文明挤压、损毁的传统文化遗迹。我看着那些源自一颗热烈跳动的心灵的相片,不禁为之深深触动。


虽然李玉祥的《乡愁》只是集中展示江南(包括浙江、江苏、江西及安徽等地)的原始村落风貌,但我曾去过江南的一些地方,因此不至于太陌生。众所周知,江南水源丰沛,小桥流水、杏花春雨都被视为江南的代表景致。另外,江南的风俗民情也通过影集的形式展现了出来,唤起我这个在生活道路上急于奔走的人对故乡的思情和对当下文明变迁的思考。

杏花春雨江南 浙江·绍兴·安昌 江苏·常州·杨桥村 浙江·绍兴·灶台上的灶司堂 上海·朱家角·灶房 江苏·昆山·正仪 江苏·吴江·黎里·栓船石 浙江·绍兴·乌篷船 江苏·苏州·西山·采茶 江苏·苏州·木渎

在我小的时候,我家养有一头母牛,浑身毛发赤红。那时,母牛年老了,步态有些蹒跚,但脾气温和,家里耕地全仰赖它。后来,母牛病倒了,奄奄一息,无奈之下,父亲把它贱卖给了两个牛贩子,我当时极为伤感。我想它那副病态,一定是被牛贩子又转卖给了屠宰场。现在想起童年时放牛的岁月,常常想起那头温顺敏慧的母牛来。

现在,村里各家各户全用耕地机耕种,虽然方便多了,但总感觉缺失了些什么。儿时的乐趣也有许多,比如过年杀了猪,伙伴们会把猪尿泡“吹”成“足球”,在场院中踢来踢去。还有,每年都会有固定的四五天,在附近七八个村庄间轮流演秦腔戏,老人们最爱看,我们不热衷看戏,但那几天看戏的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也是别有一番趣味。

然而,这一切已经逝去了,而且,还有更多的乡土文明在逐渐消逝。在这个社会疾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奔跑,犹有不及,还能做些什么呢?想到此,常常悲伤起来。这是一场无法挽回的失落,并且在新的一天,我们将会继续失去。

现代工业文明替代了原始农耕文明,我们伤感、怀恋的时候,能做些什么呢?我想,也唯有尽力捕捉、留住能够定格的东西吧。

村在雁荡仙霞 浙江·温州·泽雅·手工造纸 浙江·温州·永嘉 浙江·金华·郭洞·做鞋样 浙江·温州·泰顺·火笼 浙江·温州·泰顺 浙江·温州·永嘉·祠堂内祭品·过年看戏 浙江·宁海·前童·石雕花窗 浙江·泰顺·悬鱼

在躁动的时代背景之下,李玉祥还能保有一颗宁静、清醒的心灵,努力追寻并存留那些即将远逝的乡土文化,令人十分钦佩。

《乡愁》这本书唤起了我对童年往事的回忆,唤起了我对美好岁月的回忆。它予我以心灵的洗礼,予我以精神的激励,仿佛一股清泉、一缕清风,向着我静静而来。

注:1.全文的图片皆取自李玉祥的《乡愁》,这本书有很大的收藏价值,可以帮我们追回失落的过往岁月,封存已经消逝和即将消逝的乡土文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买来阅读、收藏。

2.如欲转载此文,请发简信获得授权。

相关文章

  • 乡愁|逐渐消逝的乡土文明

    乡愁,自古至今,被文人骚客一遍遍诉说着。乡愁,是许多人难以绕开的忧思百结,一提起来,便使人慨叹良久。许多人纵使离乡...

  • 读《秦腔》:怀念逐渐消逝的乡土文化

    文/村草 最近一个多月,断断续续读完贾平凹老师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著《秦腔》,写点感悟。 充满乡土气息的农村文学...

  • 消逝的乡愁

    文/私话【原创】 目光穿越的地方 思想在飞扬 往前或者往后 在一颗硕大的槐树冠下 检索,思考 瓦砾横生...

  • 消逝的文明

    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

  • 消逝的文明

    我们的宇宙已经诞生了137亿年之久。我想象着,再我们未知的某个时间节点上,曾有个至高无上的文明,我暂且把它称作...

  • 逐渐消逝的村落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廋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 逐渐消逝的青春

    我经常胡思乱想。 乱想与自己不想干的事,胡思青春、人生、理想、未来……一番时间下来,啥都没想清,倒是个发呆的样...

  • 技艺公社——乡音

    天下最美的地方是家乡, 世间最美的声音是乡音。 所以说,留恋乡愁离不开乡土和乡音。离开了乡土和乡音,乡愁也就没有了...

  • 乡土·乡愁

    古朴的小木房, 院里,飞过一纤细的 柳絮,灿烂, 折射的光芒, 故乡,我轻轻地来了。 在古木下,徜徉 书海; 孤静...

  • 乡村旅游五味分别是?

    1、乡土味 乡村是传统文明的发源地,是乡愁的寄托地。曾几何时,山清水秀袅袅炊烟成为诗人思乡的梦境,鸡鸭鱼鹅的欢叫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愁|逐渐消逝的乡土文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ifdttx.html